Interior

315

紅色的西方歷史

紅色的特別之處在於它不單純是一種顏色,更是唯一一個被賦予社會意義的色彩,隨著歷史背景的演變,在各個時期成為不同的象徵和意義。 中世紀時期,紅色代表基督的血和地獄之火,被視為崇高的象徵;然而,在新教改革期間卻一度被禁止使用,但在法國大革命時,因為作為思想的代表色,讓紅色又再度重回崇尚的地位。在藝術領域,紅色比起其餘色彩,在古時就擁有更細緻和多樣的呈現,藝術家們根據要上色容器的材質、存放時間、形狀去思考如何調製紅色顏料,並將紅色使用在藝術創作之上。 大器隨興的姿態,讓乘坐成為最自在的舒適感受。「Poliform」的Mad King單椅,以小圓桌代替傳統的雙扶手設計,厚實的坐墊與靠背,搭配纖細原木支撐腳,不僅提供你一個休息放鬆的位置,Mad King不論放置於空間的何處,都能成為最適切的裝飾品。(弘第Home Deluxe) 「Poltrona Frau」1919單椅靈感來自洛可可風格,17世紀興起的洛可可風,以抽象的火焰、葉、貝殼形的花紋,以及不對稱的曲線構圖,在整齊中展現生動。椅背兩側裝置如耳朵形狀的側邊靠枕,搭配大而圓的扶手,背墊則採「Poltrona Frau」精緻的皮革打摺技術,結合皮革釘釦固定,扶手側邊加上黃銅支架的實木拖盤,為沙發增添尊貴氣勢。(禹臣實業) 在「荷蘭PURE」的椅子上,印染各式摩登大地色系帶來沉穩的奢華感,散發著豐厚的個性美,骨材首選深色金屬和紋理細緻生動的橡木與松木,勾勒出充滿現代感的俐落的線條卻不失經典,無論室內是走簡約的工業風,或帶有強烈風格的金屬風,甚至是繁複華麗的奢豪風,都非常合適。(夏馬城市生活) 「丹麥WOUD」菱格紋編織素色方形抱枕強調經典編織圖案作為主要設計元素,具有圓角和天鵝絨般滑順的感受;毫不隱藏的故意將拉鍊強調突出並作為抱枕設計的元素,讓平淡無奇的拉鍊的在靠枕中脫穎而出,成為視覺的焦點主角。內墊由再生塑料瓶製成,通過Oeko-Tex認證,轉化為舒適蓬鬆的填充物。(夏馬城市生活) 獨特的外形設計,不僅可以讓人留下深刻印象,甚至能成為品牌經典。造型簡單卻非常具有標誌性的「Erik Jorjensen」Corona主人椅,由Poul M. Volther所設計,層層橢圓盤狀的椅身,設計依循有機線條,乍看之下就如同日蝕發生時光暈的變化被依序表現於椅上,靈感來自人體,造型輕盈卻強韌如脊柱的概念。(D&L丹意信實集團) 牛群遊行的概念起源於1998年瑞士蘇黎世,並在世界各主要城市展出。「Cow Parade」是國際性的公共藝術品牌,針對具有當地文化以及城市生活和相關主題的創作藝術品和設計,裝飾藝術牛的玻璃纖維雕塑由當地藝術家裝飾,並分佈在市中心的公共場所,例如火車站,重要的大街和公園。(IUSE 餐廚‧家居) 「PARKVIEW」西德莫系列沙發的設計發想來自義大利設計師Glenn Maerknon在南太平洋小島的潛水旅程中,遇上了產自當地的海洋珍珠。設計師Glenn希望「人們坐上西德莫,就如同被貝殼環繞般的舒適與自在。」選用富有絲滑質感、珍珠光澤的歐洲絨布,典雅的氣質酒紅搭配優雅的線條設計與鍍金椅腳設計巧思,整體造型古典美卻又不失奢華,質感與造型兼備。(晴天家居) 「Frag」Motif咖啡桌是來自Analogia Project的設計。其獨特在於桌面上的馬鞍皮革鑲嵌設計是透過高精度切割成不同的形狀,再以細緻的工藝縫在一起,從重複一個圓圈開始,形成一個圖案,該圖案根據形成其元素的顏色選擇而變化。馬鞍皮革質地的Motif手感細膩,搭配豐富的幾何形色彩和纖細的金屬結構,不僅展示獨特的創意,也展現精湛工藝,為居家生活打造個性化的獨特魅力。(朕璽國際) 路易十四除了作為國家的領導者,高深的藝術造詣,為法國奠定了藝術地位。「LELIEVRE」織錦緞圖像表現與用色,取自法國路易十四時期的典型設計,以法國自家百年織廠再現17世紀的精緻工藝,以帶有金屬反射光的金線勾勒出鳳梨與豐碩的葉,適合家具、窗簾、牆面裝飾使用。(安得利集團) 來自於西班牙的設計師Jaime Hayon,喜愛以獨特的動物型態創作物件。「&Tradition」的Elefy單椅,以大象的溫和性格作為繆思,形塑幽柔椅座線條,具完整包覆感除,並去椅子所有的稜角,在不尋常的形式中,總能窺見一絲優雅,一絲貼近使用者的善意,人們總能在其創作中,享受快樂的純粹。(WOOW&CO.) 撰文」歐陽青昀資料及圖片提供」各大廠商

春寒朱砂一點紅 紅色家居選品

Interior 315

《白雪遺音》:「朱紅一點下西山,月色東升天色晚。」朱紅色是被人類使用最古老的顏色之一,亦是中國傳統藝術中的紅色顏料,又稱為「絳紅」。由硫化汞的天然礦石硃砂製成,最純正的硃砂出自中國,罕見且珍貴。   有人戲稱,中國近代歷史,就是一部紅色的歷史。在東方文化裡,紅色是吉祥、喜慶、熱情的高貴代表色;古時,朱紅色多用於皇宮及宦官等富貴人家的衣物、建築裝飾上,紅色從周代開始普遍運用於宮殿建築,搭配在五行學說代表中央位置的黃色,所以宮殿多為紅磚黃瓦。冬季居家中,不妨添加一抹紅,為空間增加設計亮點、活潑氛圍,在冷冽的冬季、微寒的初春,點燃熱情的紅色火把。 在具磅礴氣勢的大紅色中,添加一點粉色調,增添優雅質感,柔和氛圍也增加視覺層次。「Former Busnelli」的Lady C椅背運用皮革材質加上鏤空雕花的方式形成一片精緻的網,不僅展現完整的包覆性,圓弧造型更襯托出女王般的氣勢;加上桌墊設計,使功能性提升且不失整體優雅感。(弘第Home Deluxe) 由義大利現代極簡大師Mauro Lipparini所設計的「Natuzzi Italia」Cava沙發,是一套多功能家具組,包含了沙發、超透白水晶玻璃咖啡桌、可充當邊几與置物架的配件。寬大的座位與扶手提供了極致的舒適體驗,模組化的設計能充分滿足各種空間的變化與需求;椅背具有隱藏式的電動功能,可輕易調整最舒適的使用位置。(華泓國際) Vuelta Lounge Island沙發提供了如同一座專屬於自己的島嶼,可以靜靜地享受個人獨處的片刻,也可與家人、伴侶、朋友共享歡愉時光,是一處讓人心安、放鬆的避難所,讓疲憊的身心再次回歸平靜。「Wittmann」的每件家具都可經由客製化,將各種織品或是皮革材質的面料,以手工製作完成;在色彩與材質上,有許多靈活多變的搭配可能,讓沙發增添了趣味與設計感。(D&L丹意信實集團) 家具增添電動功能,方便現代人的生活習慣。「KOINOR」的EDDIE沙發,運用俐落的立方體外型設計概念,讓整體視覺感受顯得剛硬方正,流淌著傳統德系沙發的正統血液,在剛強的外表下隱藏著柔軟的心,讓你在乘坐的瞬間感到驚喜與溫柔包覆的支撐感。(美閣傢飾) 貼合身型以及需求的沙發,讓你在或坐、或臥的姿勢中得到最舒適的放鬆。「Musterring」MR495沙發外型充滿義式慵懶風格卻兼具德式嚴謹工藝,紮實的泡綿讓乘坐時包覆性佳,皮革包覆腳座設計使質感提升並增添優雅氣息,挑高底座與精緻椅腳的設計加強了視覺上的穿透感,使整體造型上更加簡潔俐落。(美閣傢飾) 「KRISTALIA」TUILE沙發是設計師Patrick Norguet 凝視屋頂時得到的靈感。TUILE背靠以及扶手外型似屋頂瓦片,以專業戶外家具規格製成,金屬框架經過陽極化電鍍處理,可以降低鏽蝕及日曬對家具所造成的衝擊;內裝使用柔軟的聚氨酯泡綿作為沙發體,包覆金屬結構支撐沙發基座的彈性,不易塌陷;表面使用頂級Sunbrella布料,防污、透氣且能有效防止褪色等。(居雅堂) 前衛外型的家具,不僅吸睛,也為品牌增添新的活力與亮點。「Jot.jot」是一個集結前衛設計人士的品牌,展現了設計新銳的優雅力量。Baba系列仿生的逗趣外型,出自丹麥團隊Iskos Berlin,團隊認為:「物件型態越清晰,越容易被理解。」Baba猶如家中的寵物,等待與人們親暱接觸,讓空間的鮮活感更添幾分,更展現俐落的家居性格。(WOOW&CO.) 撰文」歐陽青昀資料及圖片提供」各大廠商  

光的藝術

Interior 314

光與影、黑與白,光的直進性,讓它碰到無法穿透的物體時,就會產生影子。光影的不可捉模,成為藝術家們創作的靈感,畫家觀察光影在物體上的移動進而創作。   空間中,建材作為設計基礎、家具增添功能與生活感,然而這當中始終有著默默不語的角色—燈具。白天,關上的燈,安靜的像個擺飾,垂吊在天花板上、佇立在沙發的角落;隨著天色漸暗,點亮的燈,散發著耀眼光芒,為每個夜晚,譜寫詩歌。   波希米亞一詞是15世紀法過人對於吉普賽人,過著一種豪放、自由確保有一種精緻感生活方式的稱呼。歐洲頂級照明「Brokis」為捷克品牌,代表波西米亞玻璃工匠精湛完美的設計,MUFFIN系列將精緻輪廓玻璃和實木的完美結合,不僅是Brokis品牌的象徵,也帶給消費者非凡的照明體驗。(捷禾國際)   燈籠是古老的照明設備,在古埃時代及便已經出現,它也被視為民間的一種工藝品。「Sirius」的LED吊掛燈籠,使用燈籠的概念,在燈源外用透明玻璃罩,照亮您的戶外夜景,來自丹麥的「Sirius」,根據流行、經典與最新趨勢生產輕巧具設計感的各項燈飾,CEO Stig Gerlach本身對光的呈現相當熱愛,結合經驗、高品質控管和設計等強項,帶領品牌不斷自我創新、超越。(IUSE)   安置於牆面上的壁燈,利用搶眼造型,成為空間中的主角。「Cattelan Italia」的Fisherman以釣竿作為靈感,簡潔流暢的線條設計宛若精美釣竿,主體支架鑲嵌於牆面上,彷彿漁夫手握釣竿般恣意適切,懸掛設計滿足於視覺漂浮感,當光源點亮,溫潤的光讓空間呈現一股平靜柔和的氛圍。(弘第Home Deluxe)   「Magis」Linnut璃光鳥系列LED燈具是設計師Oiva Toikka和Magis、Iittala 之間最新聯名的合作。「Linnut」在芬蘭語為「鳥」之意,透過「Magis」高科技樹脂成型技術,以旋轉模製聚碳酸酯製成卻呈現近似吹製玻璃的質感,燈罩上分佈的光暗點,帶著細瑕的手作溫度,光與影的律動像是在璃光之間,展現光透層次與質感魅力。(明日家具MOT CASA)   壁面常被當作擺設畫作的基底,「Arketipo」的Iride壁燈,簡約典雅,與其說是燈具,更像是由線條和圓形建構出的雕塑品,結構由圓形與金屬棒交織,散發著強烈裝飾效果與幾何美感,而圓形光盤更創建出一個個類似於日食的光暈,讓空間流露出微醺的暈黃月光,展現來自義大利的燈光美學。(朕璽國際)   藝術界的跨界合作,總能讓設計師、藝術家透過交流,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捷克頂級玻璃品牌「Lasvit」與知名紐約室內設計團隊Yabu Pushelburg合作的Cipher,是由通透的玻璃圓柱及拋光香檳金屬連接而成,燈身上刻劃著清晰細膩的線條,光線自連結處順著刻痕蔓延,在圓柱中透出隱約細膩的光線,如文字中的段落、詩詞中的密碼,恣意的在連結中產生無限未盡的語意。(LIGHT+)   西班牙畫家達利以超現實主義作品為名,亞米‧海因則被喻為設計界的達利,「Parachilna」燈飾藉由不同的表面處理與顏色的選用,將傳統金屬的冷冽感反轉成極具溫度的燈飾表現,將燈飾安置於設計空間中,宛如一幅超現實派畫作。(LIGHT+) 撰文」歐陽青昀 資料及圖片提供」各大廠商

蠟燭和燭台

Interior 314

科技發達的年代,資訊信手捻來,很難想像古時,學子在寒風雪夜挑燈夜讀的毅力,蠟燭和燭台的組合可謂立燈的起源,立燈的光源範圍集中,不會影響整體空間照明,也容易隨意移動、放置;雖然現今電力已漸漸取代蠟燭和燭台的照明功能,卻也從早期蠟燭和燭台的宗教儀式概念中,衍伸出的它藝術價值—作為空間裝飾元素,抑或是為特殊場合增添氣氛。   與家人的親密回憶,是一輩子難易忘卻的。「義大利CASAMANIA」 Granny燈飾的設計靈感是源自於設計師的兒時記憶,選用來自蒂羅爾州綠色高山牧場中採集的純天然羊毛,Granny的表面以大股數的羊毛線手工編織而成,當燈光從舒適而柔軟的織線間透出,就能感受到童年裡來自Granny奶奶最暖和的溫度。(夏馬城市生活)   傳統手工藝堅持,成就許多品牌的經典傳奇。「Original BTC」對於英國製造的重視,得以保存英國的傳統手工藝,與工廠的近百年歷史價值。CHESTER 古銅桌燈外型帶有經典工業風的簡潔感,整體造型就像是將拍電影的聚光燈縮小了,俐落的為你的桌面打上一盞專屬照明。(夏馬城市生活)   陽光過於刺眼會對眼睛造成傷害,室內燈光亦是如此。「KNGB」立燈使用了由英格蘭羊毛編織的遮光布過濾掉多餘強光,只透出柔和的光線,既是一盞能夠增添氣氛的氛圍燈,更能作為閱讀燈來使用。設計簡潔,背後提供了收線空間方便電線收納,燈腳更是能直接藏入沙發下,讓整個客廳空間更加俐落。(朕璽國際)   「Promemoria」以青蛙為品牌著名標示,作為吉祥物,「青蛙」寓意著守護與傳承,也意味著蛻變的象徵牢記過去、鑄就未來。Grenouille是一款LED燈兼床頭燈,以青蛙製成底座,帶有觸控式開關,設計簡約而不失奢華,是「Promemoria」最經典的款式之一。(易雅居)   Theia是一位泰坦女神的名字,根據希臘神話,她是月亮女神塞勒涅的母親,代表光線。「Marset」的Theia如其名所賦予的含意,結合光線與陰影的融合設計,金屬烤漆材質搭配煙燻半透燈罩,透過旋轉的功能,可用於閱讀或是照射物件或牆面營造溫潤氛圍。愜意徘徊在光與影間,享受陰翳之美。(LIGHT+)   丹麥的建築家Poul Henningseng,在20世紀的20年代發明了PH燈,此燈的特色在於:擁有多重同軸心遮板以輻射眩光,同時它只發出反射光,模糊了真正的光源。「LOUIS POULSEN」作為現代丹麥經典燈具大師,向Poul Henningseng PH 3/2 立燈致敬,以手工口吹玻璃製程,輔以琥珀色暈染;燈身部分,採用黃銅材質,底部有 PH 字母雕刻簽名式樣。燈光的部分以反射、折射的方式,生成柔和光源,讓燈飾更具一份品味美感。(居雅堂)   Muran是威尼斯玻璃島的著名手工藝。「PENTA」的MoM外型就是受到威尼斯傳統的Murano玻璃花瓶啟發設計。亮面版本像是貴重的雕刻寶石,漂浮在空中時,彼此相鄰交錯,有如小型懸浮宇宙,中間的發光元素讓整個宇宙明亮起來。(美閣傢飾) 撰文」歐陽青昀 資料及圖片提供」各大廠商

來自天上的光

Interior 314

古人依靠自然光生活,不管是白晝的太陽或是夜晚的月亮,光皆由上而下的照耀著每一個角落,懸掛於天花板的燈具由此延伸,其中枝形吊燈是裝飾燈具的代表之一。中古世紀,歐洲貴族在木製十字架的尖端上放置蠟燭,再懸掛至適當的高度,夜間照明的昂貴費用,使得枝形吊燈成為富裕的象徵;隨著時代演進,金屬製的燈架、水晶、煤氣吊燈到現代的電力吊燈,材質、造型的應用,讓吊燈為空間增添多變語彙。   職人手工製作,賦予家具手作的溫度與情感,也讓其成為世上獨一無二的作品。「Poltrona Frau」的SOFFI燈具是由手工吹製以及加工的懸掛玻璃球組成,燈口處採用溫潤手感的馬鞍皮帶點綴,讓燈具不再只是裝飾品,而是將「光」作為氛圍營造的重要推手。(禹臣實業)   介質的改變,讓光無法直行,因而產生折射、反射、繞射等物理現象,透明的玻璃讓光有了更多的可能性。「Vistosi」的Puppet有著簡約又現代的圓形外觀,散枝形吊燈與手工口吹玻璃燈罩,內部更塗上特殊漸層塗料,除了燈罩能依居家擺設氛圍選擇不同顏色,燈身的可按喜好選擇直線型或曲狀。(D&L丹意信實集團) 設計師Verner Panton 在1969 年創作的「Verpan」VP GLOBE 地球吊燈—在透明的空心球體裡,由五片反射圓盤遮罩、三條金屬鍊串聯而成,其認為只有球體才能將光線自四面八方散出。而GLOBE BRASS除了形體,使用的透明玻璃與作為反光的碟型鋁片也盡情地相互反射、漫射不同調性的光,呈現了獨特的技術與材質觀點,並營造出柔和、愉快、平靜的室內光線。(明日家居MOT CASA)   辦公室常見的長條日光燈、家中常用的圓形嵌燈,燈的外型常依據需求以及照射範圍所設計。「Lee Broom」Orion系列跳脫框架,以蛋白石與拋光金球,鑲嵌在乳白及拋光金色燈管,兩個版本中一款為球體發光,一款為柱體發光。極其簡單的元素透過數量以及縱橫放置,在空間可變化出多元的雕塑感,一如其名獵戶星座的展開,與光質同乘進入無邊無際的星河漫遊。(LIGHT+)   聖誕樹纏繞燈條,才得以發光閃爍。「Serip」直接將燈珠取代樹葉,懸掛在以手工鑄銅模擬樹梢的枝枒,晶瑩剔透的水滴如清晨的凝珠滑落樹梢。亦可以選擇不同顏色的支架或玻璃,便可使「Serip」營造截然不同的氣質,或端莊優雅,或冷冽狂野,或繽紛活潑。(LIGHT+)   大自然中元素的碰撞,能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Oluce」取自大自然的純粹、簡約,設計師Mariana Pellegrino Soto以水滴的意象做為靈感,延伸出壁燈、吊燈、立燈及桌燈一系列的應用。Alba燈具,有別於水珠的圓潤,柔和的形狀與方形線條成對比,創造出兩種不同的幾何交互視覺,再搭配以經典的銅金色,為整個系列增添驚艷與視覺重點。(朕璽國際) 撰文」歐陽青昀 資料及圖片提供」各大廠商

光的詩人 特色燈具選品

Interior 314

電燈的發明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模式,延長了人類在夜晚的活動時間。早在1879年之前,就已經成功發明電燈,直至愛迪生通過建立發電機和發電系統,將電燈商業化,讓它更進一步普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至今,燈具除了是照亮黑暗的工具,更被視為美學展現的一環。   日光照耀白晝、月光照亮夜晚,莫內1874年的畫作《印象•日出》,因畫面著重光影多變、對時間的印象空間表現,開啟了印象派的發展,也讓莫內被譽為「光的詩人」。如今,燈具也像是光的詩人,在造型之外,亦利用光源效果為空間增添多變語彙,書寫下空間詩意。 陽光隨著照射的角度、地球與太陽的距離,隨著自轉、公轉不斷變化著。科技的革新,讓人造光也能仿造大自然,有了變化。「Occhio」以線性的設計詮釋了新款的mito linear系列mito volo,可搭配藍芽連結,用手機APP控制,從2700K至4000K的色溫皆可輕鬆調整,繩索高度也可以依據空間需求,自由的從65至165公分上下伸縮,外型簡約卻又不失高雅。(誠繹國際)   大多數的人不喜歡影子,但建築師Steven Holl卻賦予影子豐富表情。「HORM」以專利雷射切割技,術將僅有2.2mm厚度的木片材進行切割加工,使木片板材能像摺紙般折疊出造型。透過折疊和簍空的設計,當LED燈光通過燈罩照射時,會在天花板與牆面四周產生美妙的光影效果,讓這座燈飾在空間中互相交錯出藝術般的美。(夏馬城市生活)   望向天空總能讓人忘卻煩惱,雲朵輕盈飄移,煩惱隨之而去。設計師Ross Lovegrove將「Artemide」吊燈輕量化,運用輕薄的氣生植物樹葉來製造光,用細繩懸掛,並以波浪紋理為燈具光學產生折射、反射效果,光分層顯現,部分重疊,增加陰影對比。不僅柔化了材質的生硬,更增加了吊燈本身的細緻美感,創造有機流動的空中自然風景。(D&L丹意信實集團)   英國設計師 Umut Yamac說:「設計所帶來的樂趣,源自於細節」。善於取材自然環境的他,以鳥類休憩時的樣貌為靈感,為「Moooi」創作出系列燈具作品。他運用摺紙概念將鳥兒的姿態極簡化,運用PP易塑形的特性,維妙維肖勾勒出鳥兒體態的紋理及棲身時的樣貌,更使用洽當比例的黃銅材質點綴於喙及鳥尾,不僅令人眼前一亮,更呈現鳥類堅硬的喙及俏麗的羽尾,運用相異材質呈現獨特自然之美。(明日家居 MOT CASA)   聚焦的燈光將世界的城市濃縮在你的家中,「Martinelli Luce」的City,將中世紀歐洲的城市起源之都盧卡的文明,以及優雅浪漫之都法國巴黎的氛圍,透過一盞燈,為空間型塑多變語彙。藉由燈光點亮一座文明城市,營造異國氛圍,讓地圖延伸出更多新的故事,並向世界人類文明致敬。(美閣傢飾)   光害的影響,讓人們遺忘了,夜空中除了高掛的月亮,還有閃爍的繁星。「Seeddesign」的日恆以沿著天體繞行劃留出炫目的環形光軌為概念,以中心的金屬電鍍平衡桿為軸,象徵著區分白天夜晚的時光交接,可任意翻轉燈體傾向喜愛的角度,改變光向、變幻光影並豐富空間的視覺層次,如系中的行星翻轉,倏忽想起星象圖浩瀚無際的未知感受。(Seeddesign 喜的精品燈飾) 撰文」歐陽青昀 資料及圖片提供」各大廠商

工作與生活

Interior 313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古時候的人類工作耕田,只為生存,供生理所需,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爾後,隨著社會分工的演進,物質需求增加,人們工作是為滿足生活物資的需求,開始出現了「以物易物」的行為模式;現今,人類付出勞力,獲取金錢,為維持生活,更是追求生活品質。然而,不管時代社會、經濟模式如何演變,工作是為了生活,但別忘了,工作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從予人舒適的工作環境開始,學習在生活中享受工作,讓工作融入生活!   移動式置物櫃在辦公室的重要性就如同出國的行李箱一般,容量、安全以及滑順度都是考量的重點。「Magis」的360 Container使用鋁合金骨架、開放的收納空間,每一層都是下一層的蓋子;最大特色是每一層抽屜櫃,都能向左或向右旋轉,讓身處不同方向的多個使用者同時使用,擺放的位置也不必總是靠牆或靠角落,底下可隨意移動的滾輪讓整體更添機動性。(明日家居 MOT CASA)   寒冷的冬季總是想讓人不想出門上班,穿著厚重的大衣來到辦公室,卻無處收納或總是滑落到地板上。「Bonaldo」的Tree完全顛覆你對於衣架的想像,它是空間的展示品,也是收納得力幫手,透過設計師Mario Mazzer的巧思讓一顆發光的希望樹,展現生活創意的無限可能。(美閣傢飾)   中世紀的歐式裝潢,帶有古典書香氣息,大片書櫃安置牆面抑或作為屏風,是常見的設計。「Crate and Barrel」的Tate系列將1960年代設計風格帶入工作空間,是一款風格卓越的模組化收納書架,講究的輪廓線條和簡約外型,散發中世紀現代風格的雋永氣息,同時展現胡桃木的精美質感。(Crate and Barrel)   西洋棋又稱為國際象棋,棋盤由64個黑白相間的8x8網格組成,常見的棋子多用木或塑膠製成,而當西洋棋選用水晶製成,它就不單只是一項遊戲,更成為一種裝飾擺設。「Saint-Louis」水晶推出The Game Collection水晶西洋棋組,俐落、優雅的設計帶出與眾不同的現代風格,以獨特的水晶旗子開啟西洋棋戰役。(栢悅國際)     設計師Kim Colin說:「對於我們在長桌上工作或吃東西時,而且還需要一個放置東西的地方時,這是一個非常實用的部分。」「Mattiazzi」的FRONDA因此誕生—一個可容納存儲空間的座位。FRONDA在雕刻的鋼製座椅下方,架設層板設置收納的空間,讓人們在舒適乘坐的同時,也能將隨身物品或雜誌等放進椅子底下,由松木和鋼材製成的座椅,也是FRONDA第一款將木材結合金屬的座椅。(居雅堂)   迷失在慌亂工作中的人們,常常遺忘自己眼前的絕美風景,咖啡吧檯搭配高腳座椅,林立的辦公大樓其實是欣賞夜景的最佳去處。「Thonet」將傳統高超的木工技法以現代概念呈現解釋。404 H高腳座椅猶如騎乘馬鞍的造型,讓這款設計在映入眼簾後產生了有趣、鮮明的印象,三點支撐的座椅,以直線、曲度構成了活潑的動態效果,在坐下時略為擺動的效果,再度產生令人驚喜又舒適的讚嘆。(楠弘廚衛)   「Calligaris Magazine」一張實用、便利的茶邊几,即使在不同材質的碰撞下,也不顯得張揚,反倒有著獨特的優雅。邊桌以金屬流線框架,襯托出桌面的奢華簡約感。坐到它身旁的位置上,從大理石紋路的桌面上端起一杯咖啡,再從它底下皮革架上取一本雜誌,或許在播著最愛的音樂,頓時你會愛上忙碌之餘這美好優閒的午後時光。(美閣傢飾) 撰文」歐陽青昀資料及圖片提供」MAISON&OBJET、各大廠商

共享空間的延伸

Interior 313

辦公空間的呆板枯燥,除了會讓辦公氛圍缺少活力,更會造成無形的壓力,讓人們厭惡且畏懼工作,交誼放鬆的共享空間正是為此而生。「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狹窄的茶水間只能讓員工獲得短暫的喘息,長時間處於高壓狀態,不僅會降低工作效率並增加出錯的頻率,共享空間除了提供員工放鬆休息之外,也能成為同事之間的交流場所,藉由一杯咖啡的時間,找回精神與體力,透過幾句問候和談話,或許理清打結的思路,讓意想不到的創意就此誕生。   Pixel在中文稱為像素,是影像顯示的基本單位,而現今追求高解析度,就是單位面積內的像素越多解析度則越高。「Saba」Pixel沙發就是取自這樣的概念,每一塊沙發自成一個單位,扶手和靠背結構皆可以移除,讓使用者自由調整沙發組合,進而延伸形成無限的組裝。Pixel在整體寬度及深度上都設計的較小,考量人體工學,提供最大舒適感,成為美學與機能兼具的一款沙發,打造共享與交流的舒適場域。(朕璽國際)   適合工作的咖啡廳網路以及插座是不可或缺的基本條件。「MUUTO」Outline highback work Sofa將原本居家的沙發延伸至商業空間中,創造開放式工作場所中,仍保有聲音和空間的隱私空間。結合柔軟、深座和乾淨精緻的線條,搭配高靠背的設計,同時下方的收納櫃設計與電器插座設備,為現代生活空間創造了一處都會綠洲,除了當作個人包廂工作室使用,兩兩相對擺放,還能創造一個半開放式的獨特會議空間,非常適合現代辦公文化的應用。(居雅堂)   如何將空間發揮到淋漓盡致,是家具品牌不斷挑戰的議題。「Draenert」Fontana系列獨特的梯形石頭桌面和實木桌腳的組合,加上專利延展裝置,獨一無二的機械變化讓人嘆為觀止。只要在桌子的某一側輕輕一拉,長形桌子立刻一分為二,接著隱藏在桌子底下的一片小桌子像緩緩上升的島嶼,再輕輕往內一推,輕鬆組裝完成一張加長版的桌子,收起時也同樣輕而易舉。(D&L丹意信實集團)   交誼空間提供工作時緊繃情緒一點放鬆的時間,也是同事之間話家常、相互關心的場所。「bulthaup」b Solitaire Table & Bench帶有手感溫度的橡木,展開了與空間、與人的對話,傳統榫接工法則加強了結構的強韌,搭配著饒富禪意的植鞣皮革座席,營造出充滿溫暖氣息的交心空間,如同品牌珍視情感流動的初心,「bulthaup」將不斷在各式場域中,打破空間與人心的藩籬。(楠弘廚衛)     空間中適時的變化可以創造出新意,讓枯燥乏味的環境注入新的活力。「Natuzzi Italia」Kendo系列是一套包括出色的沙發、咖啡桌、書桌和立櫃的家具系統,特色是精煉的線條與豐富的細節,模組化的設計能夠任意組合變化,可輕易滿足任何空間需求,透過精密的比例和層次展現完美平衡的和諧氛圍,同時營造出一種舒適愜意的開放空間。(華泓國際)   商用空間的流動性是設計的重要考量,「Vitra」的Soft Work沙發提供可移動式的小桌,架上桌子就可以放上筆電辦公,並且提供充電功能;此外還增加可移動隔板提供隱私空間,只要加上隔板,就能創造工作隱私性。當需要多人聚會開會時,可以將沙發隨意分開組合變化,增加空間的靈活運用。(明日家居 MOT CASA) 家具的材質影響觸感以及視覺效果,皮革高貴卻冰冷,布料親膚但不易保養。「Flexform」 Ettore沙發將三種截然不同性格的元素:織品、皮革與金屬混搭,創造出獨有的風格。Ettore沙發犧牲了金屬腿的高度,以利於更充足的坐墊厚度; 背部略微凸起,以適應柔軟的填充襯墊和後部支撐;扶手緊實的軟墊塊,創造出簡潔的美學效果,幾何的造型不過於陽剛,令人容易親近。(明日家居 MOT CASA)   撰文」歐陽青昀資料及圖片提供」MAISON&OBJET、各大廠商

空間的開放與隱私

Interior 313

歐美提倡的「開放式」辦公空間希望透過突破空間的隔閡,將管理階層扁平化,讓團隊能有更好的溝通與合作,但這樣的形式在效率上並無真正發揮高度作用,因為「隱私」仍是必備條件。保有隱私的辦公空間,除了能減少工作時外界的干擾、員工能自在的以自我風格做事,也能讓工作內容以及個人私事得以保密,辦公空間適當的「開放」以及「隱密」,是設計師們不斷追求的平衡也是員工夢想的環境。   辦公室的裝潢設計,顯露出一個人的個性以及做事風格,簡約幹練卻不失親和感的老闆,最受員工歡迎。「Poliform」的Home hotel桌子就傳達這樣的概念,選擇以傳達自然概念的實木材質製成為最大特色,整體結構以榫接的方式組合而成,採用黑色榆木表露沉穩個性的視覺感,外型是能隨意安放的長方形桌體,使空間上能有更多彈性安排。(弘第Home Deluxe) 一說到辦公室,大部分的人浮出的第一印象是方方正正的格局,簡約、規矩的桌椅配置。來自義大利的藝術才子Carlo Mollino所設計的「Zanotta」Cavour辦公桌就是要打破我們對於辦公室的刻板印象,Carlo Mollino的設計裡總是能透露出他生活中的樂趣,Cavour流線型的桌腳以及不對稱的結構透過桌面和抽屜取得平衡,創造擁有自我風格的獨特辦公空間。(朕璽國際)   身軀維持一姿勢過久,會因為肌肉疲乏而導致姿勢不良,所以不管是久坐、久站都會對健康造成影響。日本辦公家具領導品牌「OKAMURA」因此研發出可調整高度的辦公桌Swift系列,對於久坐的上班族,就算無法空出時間運動,只要藉由調整辦公桌的高度,可以偶爾站著辦公,增加下半身的血液循環。相比固定高度的桌子,每個人因身高不同適合的桌椅高度也不同,「OKAMURA」Swift辦公桌也更貼近使用者需求。(台北貿易)   辦公空間的活潑感,並不只是整體設計規劃,具靈活變化的家具更為重要。「Erik Jørgensen」Insula桌提供各式尺寸,可作為酒吧桌、咖啡桌甚至會議桌,是一個十分靈活的桌子系列,Insula原創性和不對稱的外觀與矩形沙發和辦公環境形成鮮明對比,不僅適合居家環境,擺放在工作場所更顯獨特與活潑。(D&L丹意信實集團)   客製化的家具是當今趨勢,辦公家具也是如此。「KRISTALIA」的Holo雙底工作桌是設計師KensakuOshiro從岩塊受風與流水侵蝕的自然界產生形態,激盪而出的靈感啟發,透過複雜的模塑和彎曲技術,產生了視覺鮮明對比的中空穩固基底。Holo雙底工作桌,提供Fenix-NTM®材質桌板表面三種顏色選擇和四種不同的穩固鋼底基底座,可拼湊出自己最鍾愛的色調,詮釋個人喜好。(居雅堂)   圖形的相對位置、空間區域關係以及空間形式的度量,讓幾何學擁有獨特魅力。由PieroLissoni所設計的「Knoll」桌子系列Grasshopper,就是幾何設計的完美結合,Grasshopper的名字來自貌似蚱蜢纖細的桌腳,桌面使用精緻石材來提升整體質感,現代化的輪廓給予桌子簡潔俐落的設計感,不同空間則給予它不同的形態功能。(D&L丹意信實集團) 撰文」歐陽青昀資料及圖片提供」MAISON&OBJET、各大廠商

坐與坐姿

Interior 313

肩頸痠痛、腰酸背痛是上班族的文明通病,除了久坐之外,坐姿不正確才是最大元兇。坐姿與健康有著密切關係,人們坐著時,上半身的重量會集中於第4、5節的腰椎上,所以當身體沒有有利的支撐或者是平衡,處於坐位時的身體很難長時間保持直立,造成身體前傾或是駝背。據研究指出,最健康的坐姿是身體軀幹和大腿保持135度的姿勢,此時可以讓椎間盤承受的壓力最小,但同時需要搭配合適的桌子,才不會為了維持坐姿造成頸部過度拉伸而形成身體的另一個負擔。     人的一生有1/3的時間是躺在床上,更有1/3的時間是坐在椅子上,所以椅子跟床一樣重要。「Interstuhl」品牌早已意識到座椅的重要性,從1961年起就致力於生產高品質的辦公椅,silver系列以未來感的設計取勝,搭配與賓士車同等級的皮革,以及鋁合金雙椅背的線條,座椅猶如一件藝術品,榮獲許多國際大獎,也成為英國國家博物館的永久收藏品之一。(瑞歐)   偌大的會議室被龐大的會議桌佔滿空間,堅硬的椅子冰冷填滿剩餘的角落,是否已經可以想像令人窒息的氛圍?會議室是開會、討論重要事情時所使用的空間,但舒適的設計更可以讓員工融入並享受會議。「Frag」的MEA扶手椅有著簡約俐落的現代設計感,在機能性設計的考量上,採用聚氨酯泡沫塑料製作外殼,可提供不同的底座搭配,並輔以皮革軟墊,提供居家與辦公最舒適輕柔的感受。(朕璽國際)   三角形是平面圖形中最基本以及最少邊的多邊形,拿破崙三角形、三角函數等定理都由此延伸,也發展呈數學中的一個分支—三角學。「Agape」的Tre3座椅是以三隻腳穩固支撐椅座,利用最簡單的設計,讓座椅達到完美的平衡,在視覺上展現極簡美感,坐墊以及椅背一體成型的弧形曲線設計,經過計算,讓就坐時達到人體工學的舒適角度。(JIA嘉品企業)   最適合你的單椅,就是能讓你獨自擁有最完整的放鬆時刻,沒有任何一個設計可以比尊寵限定優雅線條旋轉扶手椅來的適合證明這一點。丹麥設計師NielsGammelgaard,用最豐富的設計觀創作了「波蘭Sits」尊寵限定優雅線條旋轉扶手椅,融合「舒適生活」、「簡約設計」為出發點,除了有機器無法取代的手感溫度,更有著工匠師傅的雋永傳承工藝,無論是一個人的獨處或者是和家人朋友、伴侶一同相聚時光,提供了最舒適的依靠與溫度。(夏馬城市生活)   土星被認為是最美的行星,也是最特別的行星,他的土星環是太陽系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景觀。Merwyn座椅側身一道宛若土星環的設計,是設計師的創意展現,讓擁有百年工藝技術的「Wittmann」點綴上當今語彙。弧形設計在比例上呈現了無可挑剔的優雅,且充滿著引人入座的吸引力,小型獨立筒技術則讓舒適度發揮到極致;若是選擇扶手款,以皮革覆蓋的椅背與扶手為Merwyn更添雋永的細節。(D&L丹意信實集團)   工作空間為求方便,大多使用塑膠製的家具,觀感上顯得冰冷且毫無生氣,為辨公室注入生機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加入自然材質的家具。英國實木設計家具品牌「SQUARE ROOTS」將對大自然的熱愛,幻化成靈感注入家具,LAMB焦燻橡木皮革座椅看似輕盈的視覺實際上很穩固,貼合的椅背與符合人體工學的椅墊,加上焦糖色澤的皮革與細緻的線條感椅腳設計,在質感中注入溫度。(Mountain Living)   一張舒適的單椅就可以讓身心靈達到完權的放鬆。「KOINOR」的SAFIRA單椅背靠保有德式沙發的俐落線條,並巧妙運用線條呈現圓滑弧形曲線,扶手則宛如花瓣綻放;單椅可調整至180度完全躺平,底盤運用金屬與皮革的異材質結合,整座單椅從頭到尾更融為一體。(美閣傢飾) 撰文」歐陽青昀資料及圖片提供」MAISON&OBJET、各大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