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ior
359
多元的中島 雙中島,拓寬場域定義
節省空間、適合小坪數的一字型廚房,備餐、洗滌、烹飪動線流暢的L型廚房,適合多人使用的U型廚房,融合用餐與料理機能的中島型廚房等,依據居家空間的大小與居住者的使用習慣、需求,開放式廚房的類型十分多樣化。 其中,中島吧台被視為開放式廚房的核心元素之一,近年歐美國家更興起了「雙中島」的設計趨勢。相較於傳統區分料理與用餐情境的廚房與餐廳,雙中島設計不僅讓餐廚空間合而為一,同時也放大了餐廚場域;讓餐廚不再只是烹飪場所,還提供了親友聚會、工作辦公與家人交流等的多變用途。 「bulthaup 」藉b2與b3系列,實現中島廚房無限可能的美好想像。簡潔實用的b2系列跳脫傳統廚房空間的限制,以工作坊概念規劃,實現餐廚合一的體驗;b3系列則利用多功能背牆沿伸至廚房中島的概念為設計,擺脫以往廚房的封閉姿態,將空間的自由度發揮到極致,讓廚房不再只是烹飪之所,而是與家人朋友互動交流的美好場域。(楠弘集團) 「allmilmö」透過鑽石烤漆、實木門板與簡潔俐落的檯面,譜繪出極致的空間美學。為了消除銳利稜角予人的冷冽視感,以髮絲紋的1.3公分金屬邊框弧形包覆每座櫃體;中島搭配電動液壓升降,可以依據使用者的習慣或場合調整高度,亦能在聚會中創造自由開放的交流場域。(德宜國際) 「Poggenpohl」以高品質的材料和精湛的工藝,打造出擁有獨特魅力與現代風格的作品。採用香檳色陶瓷門板搭配黑橡木紋廚櫃,中島檯面和嵌入式裝飾則採用了帝通石的金泥石紋理,營造出優雅、輕奢的大器氛圍;實用且區塊分隔的空間,能作為料理、用餐甚至是聚會交際的場域,展現出雙中島的多功能應用特性。(德廚集團) 「德國 Pronorm」X-line X-CA Ceramic Zaha和Proline CA Ceramic Zaha廚房系列的設計非常注重細節和美感。材質選用輕巧耐用且不易損壞的暖灰色陶瓷面板,搭配棕色的木質元素,營造出溫暖又自然的氛圍;並以雙中島和餐廚合一的開放式設計,打造一個時尚、優雅且舒適的餐廚環境。(大雅廚具) 「HCG和成廚櫃」BL-LINE以半島及中島的雙島設計為主軸,利用一字型上下廚具搭配半島連組成的L字型設計,讓使用空間更為廣闊,視覺也更加簡潔俐落。色調選用柔和不反光的綠色門板與帶有淡淡紋路的白色檯面,風格則以簡單俐落的塊體線條,融合古典與現代美感,表現出新鄉村風的設計,讓廚房化身為一件藝術作品。 (寶隆室內工藝) 撰文」歐陽青昀 資料及圖片提供」各大廠商
Interior 359
後疫情時代裡,雖然人們逐漸重回外出聚會、交流的生活步調,但居家場域仍是大眾的生活重心之一;比起以往,住宅設計注重休憩機能與放鬆、舒適的氛圍,現今人們更加重視「社交空間」與「多功能設計」。 在1939年的紐約世界博覽會上,圍繞收音機、電視、電影和報紙等娛樂活動的未來的客廳(The Living Room of Tomorrow)建立了早期客廳的雛形。因此,半個世紀以來,以電視為主軸,除了是家人相聚,還用以接待賓客的客廳都被視為家的核心空間之一。 然而,隨著社會變遷、行為模式的改變以及行動裝置的革新,人們降低對於電視的依賴度,因此使得現代人的家庭重心從客廳轉移至餐廚場域。其中,模糊客、餐廳界線的開放式布局成為廚房設計的主流之一。 「Nolte」NEO Lodge是由德國廚房工藝結合義大利設計美學打造而成的作品。選用黑色橡木搭配霧面烤漆,藉由相異材質豐富視覺層次;整體沒有一絲多餘的設計,極簡的無把手美學佐以嵌入式燈光,搭配PUSH-TO-OPEN設計。從「點」擴展至「線」拉出空間「面」的美學,創造出令人讚嘆的餐廚空間體驗。(麗舍) 「Cesar」在開放且通透的布局空間中,結合了烹飪、餐飲、閱讀與工作等多種生活情境。Maxima 2.2選用同色系的中島和餐桌,藉由一致的視覺帶出和諧的美感;表面仿古效果的木紋,有著通達清晰的紋理,突顯內斂優雅的魅力。(樺品國際) 「Panasonic」EcoNeo健康防蟑廚具系列選用日本業界JIS最高標準認證F☆☆☆☆的板材,同時搭載電子防蟑功能,營造一個方便、健康並以家庭溝通為核心的廚房場域。將人體工學視為設計基準,旋轉高身櫃配有感應燈光,方便儲藏物品的拿取;中島搭配下嵌式蒸爐,靈活運用空間同時更符合台灣消費者的料理需求。(哥德企業) 致力於新技術和新材料研究的「MESON'S」,為鋼化玻璃賦予了新的美學價值。Murano的玻璃面材以蝕刻處理結合獨家印刷技術,選用沉穩的Sahara大理石紋作為島區的主色系,再以經典橡木Nodato Scuro的木紋色階混搭,為原本充滿科技感並稍顯冷冽的氛圍增添溫潤元素。(禹臣實業) 「LEICHT」透過線性與異材質設計,打造出現代且視覺輕盈的廚房空間。無把手系列廚房強調的是線條帶出的空間感,輕巧的設計使流線變得更加清晰,讓視覺更顯俐落輕盈。延伸中島的吧台設計,融合了餐廚生活與機能,另一側與中島相連的ICONIC開放式系統層板架,展現大器風範的居家品味,讓廚房成為居家社交活動的展演舞台。(弘第HOME DELUXE) 撰文」歐陽青昀 資料及圖片提供」各大廠商
Interior 358
米蘭國際家具展不僅秉持著對思想、文化和創造力的開放精神,同時也十分重視與米蘭這座城市的緊密連結。今年,主辦方與斯卡拉歌劇院基金會合作,融合兩個機構的價值觀,讓設計結合藝術,帶來前所未有的跨領域合作。 Courtesy Salone del Mobile.Milano and photo credits: Andrea Mariani 今年斯卡拉歌劇院演出的音樂節目、芭蕾舞劇等都延伸自米蘭國際家具展的主題「光」。其中,由Andrea Crescenzi與Philip Glass編排,Linda Giubelli、Navrin Turnbull和Domenico Di Cristo進行演出的芭蕾舞劇《The Light》就是專為米蘭國 際家具展帶來的創作。 Courtesy Salone del Mobile.Milano and photo credits: Luca Fiammenghi Trinidad是丹麥傳奇女設計師Nanna Ditzel為「Fredericia」設計的作品。這把單椅的設計靈感是源自於設計師在特立尼達旅行時觀察到殖民建築的鏤空裝飾,她透過五軸CNC加工技術,讓椅子透過鏤空雕花,觸發光與影的相互作用,讓靜止的家具產生一種微妙的律動節奏。(D&L丹意信實集團) 「Mattiazzi」於2023米蘭國際家具新推出的Cugino Soft,是德國鬼才Konstantin Grcic與品牌交互碰撞出的精湛木作工藝,既是椅凳、也是茶几。利用空間與架構的交錯視覺效果,將作品打磨出最滿意的角度,體現出多種可能性。淺色木紋、重量相對輕巧的雲杉木材搭配亞麻油地氈材質衍生出的色彩變化,展現豐富又活潑的面貌。(居雅堂JYT Design) 「Connubia」Ellisse Table是一款可以延展的餐桌,讓使用者可以依據使用需求自由變換大小;桌面選用陶瓷桌板搭配圓 =弧形的金屬中柱作為支腳,中央底座的設計讓Ellisse餐桌放置在任何空間中,都顯得十分優雅。(創空間Creative CASA) Vela在義大利文中代表帆船,設計師想要藉「帆」作為人與自然之間對話的意境,連接沙發與家的親密關係。「Saba」Vela沙發從輪廓到細節都間接 描繪出帆船揚帆時的優雅情境;拼接細節的設計,是參照隨風展開的帆,而沙發上的對角線,則呼應了帆上獨特的元素。(朕璽ZX Living) 「B&B Italia」Lemante是一個全新的茶几系列,其參考了自然界中的有機 形體、結構中基本的線條和簡單的幾何概念。設計中最突出的是細長的金屬結構框,以鋁合金鑄造組成的轉角彎折;桌面的熔融玻璃則是透過高溫加熱,使固體玻璃液化成熔漿狀,讓液態玻璃在流動時形成自然且不均值的波紋,產生獨特的手感與紋理。(栢悅國際) 「Furninova」Aria沙發擁有非常亮眼的外觀,藉由獨特的圓弧造型,展現出非凡的設計風格。Aria 沙發不僅提供500種以上歐洲高級家具布料選擇,讓使用者可以依照喜好客製化面料;沙發 還採用了瑞典原廠技術的頂級歐洲床墊用材冷泡棉,提供令人讚嘆的舒適坐感。 (羅奇尼歐洲進口家具) 「Kartell」Glossy以交叉元素將四個支腳相連,形成一個簡單的輕鋼結構,提供桌子穩固的支撐力;桌板不僅可以選擇方形、橢圓形以及圓形三種形狀,桌板與支腳還提供了六種材質選擇,透過材質與造型變化將Glossy打造成一款永恆又經典的設計。 (創空間Creative CASA) 撰文」歐陽青昀 資料及圖片提供」各大廠商、Salone del Mobile.Milano
Interior 358
「設計材料,自然(NATURE, THE DESIGN MATERIAL)」今年的材料主要都來自於大自然—包括棉花、天鵝絨、羊毛和黃麻等,以及木材、石料、大理石,甚至還有紙張。而這些材料皆有著不完全、近乎原始質地的特徵,用原始的觸感與超結構性的外型,形成對比鮮明的紋理和設計。對環境的尊重也促使人們重新發現在地的材料,並採用古老或傳統的加工技術,透過未做任何修飾的家具展品,講述手工技藝和歷史文化。 Courtesy Salone del Mobile.Milano and photo credits:Andrea Mariani 有機不僅適用於材料,也適用於形式,柔和、蜿蜒、彎曲的線條和圓角元素遍及今年的每個展區。以「彎曲的岩石帶來的舒適性(CURVY ROCKS (AND IS COMFY)!)」為口號,將人們對於和諧與舒適的渴望,結合60年代的設計靈感,打造出一件件流暢、蜿蜒、寧靜,又令人放鬆的作品。 Courtesy Salone del Mobile.Milano and photo credits:Andrea Mariani 「Crate&Barrel」Chaparral餐椅用天然柳條編織出複雜的餐椅輪廓。在蜜糖色調的天然柳條中加上黑色的鐵件結構,編織紋理不僅讓餐椅展現出動態氛圍,綿延不斷的曲線外型,也讓其看起來既新奇又現代,顛覆人們對於傳統藤椅的想像。(特力恩瑞) 家具也如同人類一般,每一件都有著自己的故事。「Raw Materials」的家具收集自世界各地的 舊物市集、工廠、船隻、古董市場,經過一系列檢查工程、維護再造,使家具再次擁有新生命。樹屋抽屜收納邊櫃保有最初的靈魂並以新生的姿態重新駐足,帶著它寫下屬於你與它共同生活的全新篇章。(夏馬城市生活) 「ALPA Salotti」除了以舒適與高品質為理念,同時兼具現代與時尚的設計。Paul沙發從內裡用料、結構到皮革與縫線,都能感受到傳承多年的工藝;高背設計提供使用者頸部到背部的支撐力,可移動的背靠設計,讓使用者能依需求調整,將Paul沙發打造成品味的代名詞。 (創空間Creative CASA) 「Tonin CASA」Thunder沙發的創作理念來自於閃電;用四道閃電交錯出餐桌的支腳造型,而支腳間的空隙則為餐廳增添了空間感。Thunder利用俐落的線條與金屬色表面,賦予餐廳優雅大器的氛圍,再搭配陶瓷大理石紋桌板增添奢華感。(創空間Creative CASA) 「Natuzzi Italia」Uragano是一張如雕塑藝品般的餐桌,它具體呈現了義大利製造工藝的最高境界。實木底座如同一棵數百年的橄欖樹,從地面上強壯的根部開始,向上生長、伸向陽光,玻璃桌面則好似地中海的微風,透過造型創造出非凡的動態效果,同時向普利亞地區的自然之美和豐富性致敬。(華泓國際) 「Artisan」Monument極致橢圓的外型讓人很難忽視它的柔和魅力。餐桌以圓潤的邊角與弧度曲線桌腳,帶來優雅又融合的氛圍;餐桌的每一處弧形圓角,都是由經驗老道的職人工匠親手打磨而成,藉工藝細節為Monument增添了手感的溫度。(朕璽ZX Living) 「Poliform」將經典標誌性的Le Club扶手椅,以戶外風格嶄新呈現。藉由彎曲和柔軟的弧形線條,勾勒出座椅的優雅姿態,流暢曲線能將乘坐者包覆其中,展現極致的舒適坐感;表面的包覆材料則改用經過防水處理且擁有複雜、精密技術的針織聚丙烯繩,使Le Club扶手椅成為戶外家具的理想選擇。(弘第HOME DELUXE) 就像一個溫暖、舒適和被包圍的巢穴一樣。「Promemoria」Les Branches沙發透過由樹枝狀木材支撐的結構,喚起了自然的有機形式。雖然Les Branches的結構與設計嚴謹,卻採用曲線與起伏造型,帶出沙發的舒適與自在氛圍,讓其能輕易融入各式居家場域。(易雅居) 撰文」歐陽青昀 資料及圖片提供」各大廠商、Salone del Mobile.Milano
Interior 358
在米蘭國際家具展、國際家具配件展以及國際辦公家具展中,不僅看到各種美學展示,還帶出了幸福感和環境責任兩大設計精神。 Courtesy Salone del Mobile.Milano and photo credits: Andrea Mariani 「照顧好自己、他人和地球」,對材料的來源、生產方法、耐用性和產品壽命保持謹慎與嚴謹的態度,包括對形式、材料、顏色與機能的重視,傳統工匠技藝與科技技術的重新發現;在美感之餘,再次展示了對材料和環境的尊重與承諾。此外,米蘭國際家具展還邀請回收、可回收或可重複使用材料的供應商一同參與建造此次展會的公共展廳,從展覽宗旨、展場空間到展出作品,從內到外皆緊扣著「永續」議題。 Courtesy Salone del Mobile.Milano and photo credits: Ruggiero Scardigno 「Chateau d'Ax 夏圖」Avenue沙發的設計雖然看似大器,但微圓潤的外型卻帶有一股親切的柔和感。Avenue沙發以縫線細節帶出精緻風格,並展現出落落大方的氣質,是一款將經典與現代合而為一的家具作品。(創空間Creative CASA) 「Bolzan」於2023米蘭國際家具發表的Jack-e床組,是一款提供高度客製化的設計。床頭與床尾可選擇紡織或皮革面料,並且為了落實生態永續的理念,床組採用pre-consumer的棉質填料,床架則使用重新造林且通過認證的梣木製成,用環保結合工藝展現經典的當代設計。(居雅堂JYT Design) 「Walter Knoll」Temno餐桌透過設計展現出毫不費力的漂浮感,桌底底座採用了特殊混凝土材質製成,能穩重的支撐起實木桌面;雖然表面看起來如絲絨般光滑,卻又意外地柔軟和堅固。非凡的外型和特色,讓Temno餐桌猶如一件優雅又精緻的藝術品。(朕璽ZX Living) 從1898年創立至今,「GIORGETTI」透過百年的木材與工藝底蘊,和對居家工藝領域的豐富背景,讓每一件家具都充滿藝術的生命力。Move是一款具有極佳美學平衡的搖椅,木製框架是由31塊實心白蠟木手工製成,將木材與皮革相融合成一個具有包容外型的扶手搖椅。 (JIEHAUS 捷行國際家居) 來自於「Wittmann」 經典系列的Vuelta modular,除了擁有完美線條與比例,柔和色彩與天鵝絨質材是令其歷久不衰的最大原因。Vuelta modular不僅帶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半圓形柔和彎曲元件;袋裝彈簧芯和高品質的泡沫結構,提供了無可比擬的舒適坐感,再搭配變化多端的模組化設計,讓其能適應各種空間需求。 (D&L丹意信實集團) 「Riva 1920」將義大利甜點大師Iginio Massari的經典貝涅餅翻轉成擁有軟墊的BIGNÉ 矮凳。矮凳使用整塊原木製作而成,帶有天然香氣與油脂的黎巴嫩香柏木不需多餘塗裝,僅以CNC與砂磨打造出圓弧造型,保留香柏木最自然與質樸的觸感;呼應品牌珍視自然、永續共生的理念。(築意名品家飾) 由英美設計雙人組Sam Hecht & Kim Colin與「THONET」聯手推出的S 220,將品牌對於形式、材料與傳統技術的概念精神,透過現代化的演繹,呈現出嶄新的設計風貌。借鑒經典的214椅原型,S 220在傳統與自然中汲取靈感,以有機的幾何形狀結合寬肩與細腰的椅身,在輕鋼管的支撐之下,如舞者律動的軀體展現優雅。(楠弘集團) 撰文」歐陽青昀 資料及圖片提供」各大廠商、Salone del Mobile.Milano
Interior 358
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米蘭國際家具展時隔四年,終於重新回歸四月份舉行。義大利木業和家具工業聯合會主席Claudio Feltrin和義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主席Matteo Zoppas不約而同地提到,在今年的展會中他們「在傳統中,看到創新與實驗性的設計」。 Courtesy Salone del Mobile.Milano and photo credits: Andrea Mariani 米蘭國際家具展自1961年創辦以來,以追求創新、品質和實用功能,以及美學與交流價值為理念,所有展出的作品代表的是一種存在以及存在於世界上的方式,也代表了我們的生活和描繪這個時代的方法。雖然 展會已有六十多年的歷史,但在今年的展會之中,我們仍看到了許多傳統結合創新,並對社會的變革與議題做出回應的設計;米蘭國際家具展 不僅展示家具,同時也藉由設計傳達了對藝術、文化和環境的尊重。 Courtesy Salone del Mobile.Milano and photo credits: Andrea Mariani 主辦方為今年的展會提出了兩個關鍵詞:幸福感和永續發展。通過關注材料的原始特性、生產方法、物品的耐用性和使用壽命,用設計來傳承美、幸福感與寧靜感,並傳遞「愛護自己、愛護他人、愛護地球」這個重要訊息。 「Audo Copenhagen」用天然唯美的大理石,塑造出純粹、原始的作品。Plinth的設計概念是希望以最直接的方式,打造一個多機能的檯面,讓任何物品的置放都能展現出尊貴感。Plinth選用歐洲大理石礦廠的石材,用天然流露的紋理作為獨一無二的設計。 (潤舍.生活家居Luxury Life) 「MERIDIANI」BONGO邊桌以幾何渾圓的造型為空間增添趣味性。BONGO邊桌不僅擁有多種尺寸大小,還提供豐富的顏色與漆面選擇,透過形狀和色彩賦予其另類的生命力,塑造一件優雅簡約又兼具藝術美感的家具作品。(歐緻進口家具總代理) ONNO茶几是「Rolf Benz」在2023米蘭國際家具展上亮相的新品。設計師Sebastian Herkner將有機線條與玻璃的清晰美學相結合,展現出透明的純粹主義設計。不管是煙熏的冷灰色或是青銅色玻璃,重疊的玻璃面板在光的作用下,創造出豐富又迷人的色彩,為空間帶來未知的驚喜感。(D&L丹意信實集團) 「Ligne Roset法國家具」Camma餐桌是以神話中一位美麗而勇敢的女性命名。取其寧靜和慷慨的精神轉化成餐桌的設計,Camma餐桌用龐大卻輕薄的桌面,搭配三條獨立但厚實的支腳構成;藉純粹的質材與潔淨的色彩,展現寧靜與慷慨的氛圍。(赫奇實業) 「Zanotta」Bumper沙發的圓潤曲線,為生活空間提供溫暖氣息。沙發的底座、座椅和背靠相互重疊交織,藉由層次增添魅力同時帶來極致的舒適體驗。靠背與扶手低矮且厚實,並勾勒出一個彎曲的輪廓和包覆的形狀,邀請使用者在沙發的包覆下盡情休憩放鬆。(朕璽ZX Living) Carlis沙發延續「Nicoletti Home」一直以來堅持的舒適與機能,並融合2023米蘭國際家具展的趨勢-彎曲、流線與圓弧造型所帶來的一款設計。沙發座墊以工匠精緻的工藝畫出一條條的車縫線,除了增添弧形感,同時也讓沙發保有彈性飽滿的坐感。搭配電動模組,讓頭枕與腳靠可以隨使用者的需求操作調整,增添使用變化。(創空間Creative CASA) 「Giorgetti」SKIRT是一款由皮革與實心白蠟木環形底座構成的椅凳。SKIRT擁有流暢又優雅的外型,座椅背面的飽滿感則是源自裙子飄逸的輪廓;設計師將複雜的材料透過細節的拿捏,用簡潔形式帶出俐落的設計。(易雅居) 撰文」歐陽青昀 資料及圖片提供」各大廠商、Salone del Mobile.Milano
Interior 357
今年是歐洲燈光國際照明展(Euroluce)第31屆的雙年展,為了慶祝展會的回歸,主辦單位委託Lombardini22設計工作室對展覽規劃重新進行思考,摒棄原本的棋盤型布局,從而發展成為更智能、更人性化、更融會貫通和更永續的展覽空間。策展團隊以義大利城市中心的空間布局為靈感,以人為本、以觀眾體驗為基礎,設計一條顛覆傳統、流動且自由的環形路線, 將展覽打造成一座「光之城(The City of Lights)」。這樣不僅能確保每個展館之間能更好的銜接、簡化參觀路線並提高參展商的能見度,還創造了一個能夠產生情感共鳴的場域。 Courtesy Salone del Mobile.Milano and photo credits : Andrea Mariani 由Formafantasma設計的「Aurore 舞台」是展會的核心,講座與大型活動都在此舉行,設計團隊用沉浸與反思兩大概念, 激發關於光的全新體驗。Martina Sanzarello策劃的「FIAT BULB. 愛迪生症候群」特展,將工業材料以循環的形式構成,來向經典的白熾燈致敬;Massimo Curzi則策劃了「Hélène Binet. 自然、時間和建築」特展,通過展示攝影師Hélène Binet的作品,探索自然光與建築、自然與時間之間的關係,並用敘事的方式解讀建築大師的作品。 Courtesy Salone del Mobile.Milano and photo credits : Andrea Mariani 「藝術與插畫書店」也是另一個重要的空間,裡面擺放不同形式、探索光、設計、建築和室內項目等主題的文學書籍,是名副其實的文化亮點。與典型的書店佈置不同,在這裡不僅可以購買書籍,還可以像在圖書館一樣自由翻閱,期望參觀者能以有趣的方式接觸設計的世界。 「Wave Murano Glass」是一個來自於吹製玻璃藝術發源地—穆拉諾島的玻璃品牌,在2023米蘭國際家具展 上,品牌透過模組化設計呈現光與玻璃之間的特殊關係。Glow檯燈是和產品設計師Riccardo Fasolo合作的照明設計,通過玻璃熔合技術,將玻璃錐體和LED組合,創造出美妙的燈光效果。(Wave Murano Glass) 「Ligne Roset法國家具 」DORIC桌燈是設計師Oriol Llahona對當代極簡的重新詮釋。選用精緻的拉絲黃銅手柄,穿過細膩的威尼斯口吹玻璃,打造出典雅的燈桶外型,而小巧造型方便隨處移動。當光源穿越玻璃後,為空間帶來微美的氛圍照明。(赫奇實業有限公司) 由Norm Architects設計團隊打造的「Audo Copenhagen」Column,是一款簡約、現代,富有斯堪地納維亞色彩,以及科技感的輕巧移動式燈飾作品。不管是清新感的鋁銀色或是優雅的古銅色,精緻的金屬質感更顯知性與實用;搭配充電式設計,讓使用者能輕鬆攜帶,滿足新時代的機能需求。 (潤舍.生活家居Luxury Life) 「promemoria」Nebula燈飾是將兩個耦合的玻璃嫁接在古銅色的黃銅底座上,用兩種相異材質的交錯,成為光線漫射的元素。壁燈款式像霧中的燈塔一樣,一圈圈向外擴散,照亮著空間;而桌燈則透過半圓形的組合 形式,展現如魚鰭般的彩虹色澤,讓玻璃中的氣泡、黃銅的粗糙與不規則造型,透過光的變化展現出各式面貌。 (易雅居) 「Crate&Barrel」Batten戶外柚木餐桌椅利用清新的線條和天然木材,幫你打造舒適愜意的戶外生活空間。選擇經FSC®認證的柚木搭配天然水性飾面,透過木材的大膽紋理,勾勒出帶有線性外觀和極簡主義的餐椅輪廓;座墊則選用防紫外線的面料,更加適合戶外使用。(特力恩瑞股份有限公司) Loop是一盞來自未來的光,也是「Tala」訴求永續、美感與效能兼具的全新照明系列。以精密切 割、一體成型的陽極處理擠製鋁呈現出的砂霧面質地,以及具暖黃光效技術的球形LED燈泡,在黑色與金色的襯托下,讓溫暖的燈球隨著色溫的轉換,釋放出一種復古原始卻輕盈的自然氣息。(Light Plus歐洲當代設計燈飾) 「Tacchini」GUNTA立燈/屏風的直立式結構,加上造型如雲朵般的輕盈感以及木質基座支撐,用漂浮雕塑的設計概念來呈現這款燈飾。它採用Cocoon樹脂纖維材料技術噴製而成,創造出柔軟有彈性並能緊貼金屬骨架的包覆外型,為空間帶來溫暖的光源,營造出舒適又柔和的氛圍。 (JYT Design居雅堂) 撰文」歐陽青昀 資料及圖片提供」各大廠商、Salone del Mobile.Milano
Interior 357
光會影響人們的感知、言行、偏好、行為,甚至是情緒。因此,現代的照明設計師不僅要結合科技技術的發展,還要兼顧光的哲學思考, 從而提出新的概念,改變未來燈具的設計方式,2023歐洲燈光國際照明展(Euroluce)即帶來未來燈具燈飾的設計趨勢。 Courtesy Salone del Mobile.Milano and photo credits: Diego Ravier 「永續發展」,在過去十年裡,節能環保一直是照明產業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為此,在設計層面開發了新的、低耗能和高效率的LED光源,搭配定時開關和調光功能,能依據使用情境與需求調整,避免產生不必要的浪費;在生產方面,使用可回收或可循環的材料製造和配送,進而減少製造對環境的污染。「數位化」,透過與人工智能系統的相互串連,讓使用者能夠更輕鬆、高效地管理光的使用。物聯網控制系統不僅提高燈具燈飾的使用效能,還能藉此搜集使用者數據,方便未來創建個性化的照明。 Courtesy Salone del Mobile.Milano and photo credits: Diego Ravier 「以人為本」,照明設計不再僅是一個照亮空間的規劃,而是為了改善人類言行,並提供幸福感和舒適感的設計。其中,神經科學被視為照明設計的重要參考領域,因為它可以闡述人的生理和神經特徵與其所處空間建築之間的關係。以人為本的照明就是希望透過提供高品質的動態光線,使人們擁有良好的空間感受。「戶外照明」,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室內和戶外的界線已經逐漸模糊,甚至不存在;戶外照明設備提供介於這兩個空間之間的照明解決方案。 在「設計」層面,除了科技之外,融合了詩意、情感和美等元素,帶來新穎、具有多重美學和裝飾的作品。像是由簡單的形狀與柔和的色彩組成的極簡主義;將天然材料和科技複合材料透過工藝技術結合;打造小巧且便攜的尺寸,方便攜帶和移動等。 Vesta 沙發是「Furninova」的經典暢銷款式之一,帶有現代又簡單的北歐風格,座椅深且坐感舒適,在任何空間裡都 能呈現出樸實愜意氛圍。2022年開始,更設計出許多模組外觀,強調有機曲線、自然線條,讓使用者可以透過各種模組選擇與面料搭配,為空間帶來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感覺。 (羅奇尼歐洲進口家具) 「Flos」Parentesi懸掛式吊燈是實驗性風格大師Achille Castiglioni的作品,他在強韌的鋼纜之中加入不鏽鋼的曲管,特殊的角度設計讓其可以自由調整高度,是一款結合諸多巧思的細膩之作。Partentesi D50吊燈是為慶祝50週年的紀念版本,特別以綠色地球概念,選用環保可回收的PET材質,打造一 個專屬的透明收納盒,別具收藏意義與價值。 (潤舍.生活家居Luxury Life) 「Slamp」透過獨特的設計,讓燈飾散發出輕盈魅力。Tulip Suspension的每朵花都是經過獨特的工藝精心製作而成;用隱形的電纜輕柔地支撐著懸浮的花朵,花與花之間則透過微細的連結線相連,並以低電壓進行電力傳導。為了讓燈飾更符合個人喜好和不同的空間大小,Tulip Suspension提供了多種配置選擇,讓你可以打造獨一無二的花束燈飾。(居禮安國際家居) 「Natuzzi Italia」Germoglio是一款別具意義的造型LED桌燈,它呼應品牌在2022年米蘭設計周創建的Germogli di Marcantonio裝置藝術,用嫩牙造型象徵品牌的重生,也是對人類與自然的結合致敬。設計師Marcantonio將其轉化一盞充滿詩意的燈,透過金色鏡面來增強室內空間的光影效果,呈現如地中海般的溫暖與充滿陽光的氛圍。 (華泓國際) 「Contardi」Baggy是一系列具有隨意和俏皮情緒的燈飾。每個Baggy都是由不同尺寸的獨立模塊組成,可以讓使用者隨使用情境自由組合變換。Baggy採用緞面聚碳酸酯製成,帶有褶皺的不規則外觀;搭配柔軟的紡織繩索水平抑或是垂直懸掛,展現其多變且逗趣的設計精神。 (易雅居) 「DIMENSIONE CHI WING LO」是以建築師盧志榮的名字命名的品牌,他在設計上獨特的追求,在工藝上對細節的把控,以及在材料選用上的創新,為家具創造了新的標準與展望。其設計不僅簡潔、多功能,還能適應全球各地不同的文化背景;在當今瞬息萬變的家具潮流中,用對家具設計的愛好和熱情,讓作品能保持永恆。(JIEHAUS捷行國際家居) 撰文」歐陽青昀 資料及圖片提供」各大廠商、Salone del Mobile.Milano
Interior 357
第61屆米蘭國際家具展(Salone del Mobile.Milano)於4月18至4月23日在米蘭國際展覽中心舉行。在經歷了新冠疫情後,米蘭國際家具展希望能展望未來、銘記其悠久歷史,並將永續性和環境意識融入家具生產之中;除了延續去年「從『新』 開始,放眼未來」的永續發展主題,今年展會更專注在取之於自然的材質、有機的流線造型、戶外家具、色彩療法、生活的辦公空間、慢奢品、泛設計、當代極繁主義等多樣化議題。 Courtesy Salone del Mobile.Milano and photo credits : Ludovica Mangini 2023年的展會內容集結了米蘭國際家具展、國際家飾展、國際辦公家具展、S.Project、第31屆歐洲燈光國際照明展(Euroluce)以及第24屆的衛星展(SaloneSatellite),共有來自37個國家、兩千多家品牌廠商參與。 Courtesy Salone del Mobile.Milano and photo credits : Alessandro Russotti 「未來的展覽會是什麼樣子 ?」秉持著以人為本理念的米蘭國際家具展,用今年展會中的三大改革來回應這個問題。「單層展覽」,重新規劃展場佈置與參觀路線,透過統一視覺與敘事角度,增加參觀者與品牌的互動並強化參觀體驗;歐洲燈光國際照明展的重新布局,打破傳統規劃思維,以一條環狀的城市路徑,簡化並集中參觀路線;最後,是為兩年一次的歐洲燈光國際照明展增加更多元的內容,從建築、攝影到藝術等,有來自不同世代、國家的策展人策劃和組織展覽、講座、 工作坊以及藝術裝置,豐富展會活動。 Courtesy Salone del Mobile.Milano and photo credits : Ludovica Mangini 主辦單位期望,米蘭國際家具展不單作為一個設計展會,它能成為全球設計實驗和交流的中心,一個創造文化和產生靈感的地方,一個包容的交流空間,以 及一個能實現設計價值的場域;並為設計產業「創造永續價值,重新設計未來的展會體驗」。 將傳統工藝結合創新設計,是「Giorgetti」的品牌精神之一。KARPHI是一款具有多種組合變化的模組化沙發,擁有優雅、輕盈以及非凡的舒適感,沙發的扶手和靠背透過同色系或對比色的縫線增添活力氣息,用極具現代感的線條重新詮釋經典設計,為居家帶來溫馨又活潑的風景。(易雅居) 「Louis Poulsen」Pale Rose淡粉玫瑰系列源自於設計師Poul Henningsen對光線和顏色交互作用的鑽研,用色彩營造出溫和柔美的照明效果。2022年米蘭展推出的淡粉玫瑰色PH 2/1桌燈和PH 3 1/2-3吊燈獲得熱烈迴響,2023年米蘭展再擴大推出限定款的PH Artichoke松果吊燈、PH 2/2 Question Mark桌燈,PH 3/3吊燈,PH 3/2桌燈及VL45 Radiohus吊燈的Pale Rose系列,讓經典設計得以延續。(JYT Design居雅堂) 「Brokis」Trottola是一個全新的吊燈和桌燈系列,帶有陀螺般的外型,總讓人回憶起童年的快樂記憶。它的設計美學不僅體現在造型上,光線的變化也十分迷人。當光穿透蛋白石擴散器與手工吹製的乳白色玻璃,為空間呈現出有趣的陰影和對比;搭配調光器,讓你能隨情境與心情,調節亮度和色溫,輕鬆轉變空間氛圍。(潤舍.生活家居Luxury Life) 撰文」歐陽青昀 資料及圖片提供」各大廠商、Salone del Mobile.Milano
Interior 356
在「ISH Energy」中,主辦方提出了一個問題:若過度依賴個別能源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同時提供了能源自給、安全供應、能源 多樣化、可再生能源等關鍵詞作為思考方向。過往,人們關注氣候變遷、環境保護等議題,卻忽略了能源供應的重要性與安全性;為此,展會希望藉由智能能源、電氣化與儲能等相關議題,讓大眾重新審視「能源」的意義。 而在「ISH Water」中,以永續、小巧、健康和情感為主題,呈現衛浴空間最新的設計潮流與趨勢。其中,「可持續發展」是四大主題中最重要的一個層面,各大品牌與廠商紛紛以此延伸出各式解決方案;無論是材料的選用、生產製造的過程,還是符合各年齡、各世代的使用需求,皆以「持久性」作為浴室設計的核心概念。 「GROHE」Grotherm SmartControl智慧定溫淋浴系統,採用TurboStat精確恆溫技術與GROHE EcoJoy節能環保享樂技術,在減少水和能源消耗的同時不影響產品的設計和性能;而獨特的PVD表面電鍍技術,兼具抗氧化與耐腐蝕特性,不僅提高耐用性還提供多達10種色彩選擇,為消費者打造專屬個人化的浴室空間與淋浴體驗。(台灣驪住 GROHE) 「hansgrohe」Pulsify E淋浴組結合現代科技與自然元素,為使用者帶來身心放鬆的衛浴體驗。其設計靈感來自於水的自然流動,使用時可選擇強勁或柔和的水流,打造獨特的沐浴享受;同時採用節水技術,達到環保永續。融合先進的科技和美學,讓使用者感受到自然與現代的和諧共存。 (麗舍) 「THG」Hamptons系列是從設計師Charles Zana的想像力中誕生的設計。它介於有序與無序之間的創作概念,帶出奢華、柔軟、感性又優雅的輪廓,既能從它的外型中看出細膩的幾何美學,卻又似乎無 法完全一覽那蘊藏在其中的光輝;並採用高效節水技術,能減少環境污染和能源消耗,是一件乘載著法式浪漫情懷的藝品級之作。(麗舍) NEOREST LS是日本百年衛浴品牌TOTO的NEOREST COLLECTIONS系列於2023年上市的新品之一,除了擁有所有指標性的新創科技,獨特的外型設計是它最大的特點。優雅時尚的流線設計融入環境,加入金屬感飾條點綴,營造出有別於以往的奢華視感;搭配電解除菌水技術、智慧省電功能、金級省水標章,將環保概念結合設計美學,提供高品質的如廁體驗。(TOTO 台灣東陶 ) 「Glass Design」MILANOBATH系列的設計靈感源於義大利米蘭,期望創造出一個優雅、富機能性,並彰顯精湛工藝的永恆經典設計。品牌首度使用竹材結合異材質的混搭,提供DOMUS壁掛式雙抽浴櫃、結合鏡面的落地式浴櫃VIRTUS以及VIRTUS XL高櫃三種形式,除了展現充滿生命力與手工質感的工藝精神,同時也落實環境友善的永續意涵。(楠弘集團) 「GESSI」為節約珍貴的水資源,不斷研究和試驗新的解決方案,以減少我們對地球的影響。一般傳統淋浴花灑一分鐘的流量約為20公升,而新款的Hi-Fi Eclectic使用了改良的淋浴花灑噴嘴,每分鐘出水約10公升,不僅大大減少用水量,同時能防止水垢的形成,並維持淋浴時的樂趣與舒適感。(弘麗衛浴) 將「Laufen」的專業知識與開創性的設計理念完美結合後,就成就了Cleanet Integrated純正瑞士血統一體式智能馬桶的誕生。設計師Peter Wirz認為,他們的職責是為客戶帶來舒適的感受,產品製造遵循嚴苛標準,打造瑞士品牌與亞洲技術,兼顧品質與實用性的完美結合,更擁有完善的噴射系統,能節約水資源的使用,並獲得國內黃金級省水標章認證。(春積企業) 撰文」歐陽青昀 資料及圖片提供」各大廠商、Messe Frankfurt Exhibition Gmb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