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ior

358

​第61屆米蘭國際家具展(下) 用永續帶來幸福,善盡社會責任

在米蘭國際家具展、國際家具配件展以及國際辦公家具展中,不僅看到各種美學展示,還帶出了幸福感和環境責任兩大設計精神。  Courtesy Salone del Mobile.Milano and photo credits: Andrea Mariani  「照顧好自己、他人和地球」,對材料的來源、生產方法、耐用性和產品壽命保持謹慎與嚴謹的態度,包括對形式、材料、顏色與機能的重視,傳統工匠技藝與科技技術的重新發現;在美感之餘,再次展示了對材料和環境的尊重與承諾。此外,米蘭國際家具展還邀請回收、可回收或可重複使用材料的供應商一同參與建造此次展會的公共展廳,從展覽宗旨、展場空間到展出作品,從內到外皆緊扣著「永續」議題。 Courtesy Salone del Mobile.Milano and photo credits: Ruggiero Scardigno  「Chateau d'Ax 夏圖」Avenue沙發的設計雖然看似大器,但微圓潤的外型卻帶有一股親切的柔和感。Avenue沙發以縫線細節帶出精緻風格,並展現出落落大方的氣質,是一款將經典與現代合而為一的家具作品。(創空間Creative CASA)  「Bolzan」於2023米蘭國際家具發表的Jack-e床組,是一款提供高度客製化的設計。床頭與床尾可選擇紡織或皮革面料,並且為了落實生態永續的理念,床組採用pre-consumer的棉質填料,床架則使用重新造林且通過認證的梣木製成,用環保結合工藝展現經典的當代設計。(居雅堂JYT Design)  「Walter Knoll」Temno餐桌透過設計展現出毫不費力的漂浮感,桌底底座採用了特殊混凝土材質製成,能穩重的支撐起實木桌面;雖然表面看起來如絲絨般光滑,卻又意外地柔軟和堅固。非凡的外型和特色,讓Temno餐桌猶如一件優雅又精緻的藝術品。(朕璽ZX Living)  從1898年創立至今,「GIORGETTI」透過百年的木材與工藝底蘊,和對居家工藝領域的豐富背景,讓每一件家具都充滿藝術的生命力。Move是一款具有極佳美學平衡的搖椅,木製框架是由31塊實心白蠟木手工製成,將木材與皮革相融合成一個具有包容外型的扶手搖椅。 (JIEHAUS 捷行國際家居)  來自於「Wittmann」 經典系列的Vuelta modular,除了擁有完美線條與比例,柔和色彩與天鵝絨質材是令其歷久不衰的最大原因。Vuelta modular不僅帶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半圓形柔和彎曲元件;袋裝彈簧芯和高品質的泡沫結構,提供了無可比擬的舒適坐感,再搭配變化多端的模組化設計,讓其能適應各種空間需求。 (D&L丹意信實集團)  「Riva 1920」將義大利甜點大師Iginio Massari的經典貝涅餅翻轉成擁有軟墊的BIGNÉ 矮凳。矮凳使用整塊原木製作而成,帶有天然香氣與油脂的黎巴嫩香柏木不需多餘塗裝,僅以CNC與砂磨打造出圓弧造型,保留香柏木最自然與質樸的觸感;呼應品牌珍視自然、永續共生的理念。(築意名品家飾)  由英美設計雙人組Sam Hecht & Kim Colin與「THONET」聯手推出的S 220,將品牌對於形式、材料與傳統技術的概念精神,透過現代化的演繹,呈現出嶄新的設計風貌。借鑒經典的214椅原型,S 220在傳統與自然中汲取靈感,以有機的幾何形狀結合寬肩與細腰的椅身,在輕鋼管的支撐之下,如舞者律動的軀體展現優雅。(楠弘集團)  撰文」歐陽青昀 資料及圖片提供」各大廠商、Salone del Mobile.Milano 

​第61屆米蘭國際家具展(下) 有機與自然

Interior 358

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米蘭國際家具展時隔四年,終於重新回歸四月份舉行。義大利木業和家具工業聯合會主席Claudio Feltrin和義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主席Matteo Zoppas不約而同地提到,在今年的展會中他們「在傳統中,看到創新與實驗性的設計」。 Courtesy Salone del Mobile.Milano and photo credits: Andrea Mariani  米蘭國際家具展自1961年創辦以來,以追求創新、品質和實用功能,以及美學與交流價值為理念,所有展出的作品代表的是一種存在以及存在於世界上的方式,也代表了我們的生活和描繪這個時代的方法。雖然 展會已有六十多年的歷史,但在今年的展會之中,我們仍看到了許多傳統結合創新,並對社會的變革與議題做出回應的設計;米蘭國際家具展 不僅展示家具,同時也藉由設計傳達了對藝術、文化和環境的尊重。 Courtesy Salone del Mobile.Milano and photo credits: Andrea Mariani   主辦方為今年的展會提出了兩個關鍵詞:幸福感和永續發展。通過關注材料的原始特性、生產方法、物品的耐用性和使用壽命,用設計來傳承美、幸福感與寧靜感,並傳遞「愛護自己、愛護他人、愛護地球」這個重要訊息。  「Audo Copenhagen」用天然唯美的大理石,塑造出純粹、原始的作品。Plinth的設計概念是希望以最直接的方式,打造一個多機能的檯面,讓任何物品的置放都能展現出尊貴感。Plinth選用歐洲大理石礦廠的石材,用天然流露的紋理作為獨一無二的設計。 (潤舍.生活家居Luxury Life)  「MERIDIANI」BONGO邊桌以幾何渾圓的造型為空間增添趣味性。BONGO邊桌不僅擁有多種尺寸大小,還提供豐富的顏色與漆面選擇,透過形狀和色彩賦予其另類的生命力,塑造一件優雅簡約又兼具藝術美感的家具作品。(歐緻進口家具總代理)  ONNO茶几是「Rolf Benz」在2023米蘭國際家具展上亮相的新品。設計師Sebastian Herkner將有機線條與玻璃的清晰美學相結合,展現出透明的純粹主義設計。不管是煙熏的冷灰色或是青銅色玻璃,重疊的玻璃面板在光的作用下,創造出豐富又迷人的色彩,為空間帶來未知的驚喜感。(D&L丹意信實集團)  「Ligne Roset法國家具」Camma餐桌是以神話中一位美麗而勇敢的女性命名。取其寧靜和慷慨的精神轉化成餐桌的設計,Camma餐桌用龐大卻輕薄的桌面,搭配三條獨立但厚實的支腳構成;藉純粹的質材與潔淨的色彩,展現寧靜與慷慨的氛圍。(赫奇實業)  「Zanotta」Bumper沙發的圓潤曲線,為生活空間提供溫暖氣息。沙發的底座、座椅和背靠相互重疊交織,藉由層次增添魅力同時帶來極致的舒適體驗。靠背與扶手低矮且厚實,並勾勒出一個彎曲的輪廓和包覆的形狀,邀請使用者在沙發的包覆下盡情休憩放鬆。(朕璽ZX Living)  Carlis沙發延續「Nicoletti Home」一直以來堅持的舒適與機能,並融合2023米蘭國際家具展的趨勢-彎曲、流線與圓弧造型所帶來的一款設計。沙發座墊以工匠精緻的工藝畫出一條條的車縫線,除了增添弧形感,同時也讓沙發保有彈性飽滿的坐感。搭配電動模組,讓頭枕與腳靠可以隨使用者的需求操作調整,增添使用變化。(創空間Creative CASA)  「Giorgetti」SKIRT是一款由皮革與實心白蠟木環形底座構成的椅凳。SKIRT擁有流暢又優雅的外型,座椅背面的飽滿感則是源自裙子飄逸的輪廓;設計師將複雜的材料透過細節的拿捏,用簡潔形式帶出俐落的設計。(易雅居)  撰文」歐陽青昀 資料及圖片提供」各大廠商、Salone del Mobile.Milano 

詩意、工藝與創新科技 LAUFEN

Interior 358

全球享譽盛名的德國ISH 2023衛浴展盛大回歸。歷經疫情沉潛,衛浴產業以創新科技回應永續議題的努力,已翻開下一個篇章。尤其是人工智慧愈加融入生活,每日的沐浴時刻不僅是沉浸感官的奢華享受,而且更加健康、個人化、持久耐用。 創立超過130年的瑞士衛浴高端品牌LAUFEN,今年也以「連接新時代」(A new era of connectivity)為題,透過雲端互聯技術,讓浴室成為幸福水體驗的核心,串連人、建築與環境的互動,以情感智能與美學設計豐富生活。 超越經典,煥然一新的輕盈 以全系列的模組化衛浴設備,創造多元的衛浴方案,由瑞士設計師Peter Wirz所創作的MEDA系列,擁有洗鍊簡約的幾何元素,線性設計的陶瓷面盆,造型經典,方便清潔,且收納量充足;全新研發的靜音沖水馬桶,確保徹底洗淨,且明顯降噪;以尖端陶瓷工藝製成的薄壁浴缸,為洗浴時刻增添寧靜優雅。 MEDA系列的清新、機能、充滿細節,融合瑞士設計的特色。 LAUFEN經典的ILBAGNOALESSI系列,經過材料與技術的精進,以全新造型回歸。Stefano Giovannoni善用高性能陶瓷材料Saphirkeramik ©的無限可能,設計出大器、柔和,彷彿雕塑藝品的衛浴系列,從面盆、浴缸到馬桶都有著輕巧、纖細、充滿流動感的有機線條。 ILBAGNOALESSI系列以全新造型經典回歸。 法國設計師Toan Nguyen所設計的LUA系列,以向水致敬的純粹造型,完美融入各種居家風格和生活情境。以矩形與橢圓形為核心的風格語彙,讓人與衛浴形成愉悅的共生關係,滿足人體工學的多樣化尺寸組合,為多樣的衛浴需求提供兼具美學與功能的友善方案。 美感與機能兼具的LUA全新系列。 同樣由法國設計師 Toan Nguyen所設計的LANI家具套裝系列也首度在ISH展亮相。纖薄的線性設計、寬敞的收納空間、經久耐用的飾面與塗料細節,以井然有序的潔淨衛浴開啟新的一天,為模組化的衛浴系列設立新標準。 LANI系列纖薄的線性設計。 沉浸靈感,綻放個性色彩 當全身心的感官享受成為衛浴趨勢,LAUFEN也大膽玩色,創造多彩的視覺體驗。半透明浴缸幻化神秘光影,底部的LED面板讓感官沐浴在色彩中,運用光線平衡身心、重振活力,更可依當下心情調節照明。    大膽玩色的半透明浴缸,沉浸豐富感官的沐浴體驗。 而 INO系列讓面盆再度成為浴室主角,透過陶瓷材料再進化,以全新的雙面盆融合優雅線條與耐用機能,提供多種新配色供選擇。廣受消費者喜愛的Cleanet Riva智能馬桶,也提供近年流行的黑色與亞光色;側面按鍵也有多款新色選擇,協助消費者打造視覺和諧的衛浴。 INO系列提供多種新色選擇。 Cleanet Riva智能馬桶提供黑色、亞光色等流行新色。 智能淋浴,幸福水體驗 本次 ISH展中,LAUFEN的智能淋浴系統原型也首度亮相。由德國設計師Andreas Dimitriadis 打造的 Smart Private SPA,讓消費者走入家中浴室就能享受紓壓精緻水療。 以清晰直觀的觸控螢幕,打造個人化淋浴模式,並透過藍芽結合智慧型手機,呈現完美的淋浴體驗。結合水、照明、影像與聲音,無論是振奮活力的熱帶雨林,或在浪潮聲中緩慢甦醒,隨時置身令人神往的放鬆儀式。    首度亮相的智能淋浴系統原型,結合水、照明、影像與聲音的淋浴體驗。 更潔淨永續的未來衛浴 連接新時代的衛浴,對潔淨的衛浴體驗更加講究。LAUFEN 的陶瓷表面經 LCC塗層處理,明亮清新、防污、防水垢,有效減少清潔成本,早已為衛浴樹立標準。而最新研發的 LCC Active,做為抗菌、抗病毒的最新選擇,將衛浴設備的衛生環境提升至全新境界,尤其適合機場、醫院、酒店和托兒所等場所。 LCC Active為高衛生標準的場所提供抗菌新選擇。 除了潔淨,新時代的衛浴也更講究資源永續。革命性的尿液分離馬桶Save!,是LAUFEN致力在都市中打造永續建築的關鍵。擁有專利的尿液分離裝置,自動將尿液與其他廢棄物分離,甚至進一步轉化為肥料,用於培育綠植。如今,LAUFEN為這款產品開發出新型的馬桶元件 INEOLINK,作為 INEO 安裝系統的一環,讓衛浴規劃更簡化可靠,縮短安裝時間,確保Save!能安裝到任何建築項目。 新開發的有 INEOLIN馬桶元件,簡化衛浴規劃,縮短安裝時間。     資料與文字提供」春積企業  文字編輯」黃詩茹 總代理 春積企業有限公司   台北市內湖區堤頂大道二段17號   TEL:02-2797-9222  

前衛當代美學空間 「藏.家」家的藝術展

Interior 357

主題空間「流動色彩」 歷經疫情的重重挑戰,易雅居睽違三年再次舉辦活動。由於易雅居與Bluerider ART期待將藝術與生活結合的理念不謀而合,故此次攜手合作,共同構築優雅精緻的居家空間。展覽集結30位國際知名當代藝術家,以近90件作品打造14個主題式空間,融合「前衛當代藝術」與「生活美學空間」,透過專業角度與藝術感知,試圖在居家日常中激盪出創新語彙,秉持著「藝術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藝術」的理念,打造一場專屬家的藝術展「藏.家」。 主題空間「虛實光影」 策展理念:精、氣、神 雖然易雅居當代空間館並非畫廊,但精品家具展現的生活美學質感,在藝術作品的搭襯中,提升了整體氛圍層次。此次策展理念圍繞著三個關鍵元素:精、氣、神,「精」代表精神,藉由將藝術家對於手作記憶、觸感等時代感注入空間,連繫家人間的情感,並從生動的畫作中營塑趣味的互動體驗;「氣」講究的是空間能量,思考如何在有限條件下,透過色調、構圖、尺寸、燈光等語彙,表現色彩的韻律、線條的流動,以及空間的延展性,緩緩道出人與空間的緊密關係,細膩感受汩汩而流的能量穿梭;「神」則是透過藝術與居家空間的結合,表現家具設計與藝術家理念,透過與時代共振的作品,反映屋主個性色彩與風格,就如盛唐時期有著「詩佛」之稱的王維所說:「家住水東西,浣紗明月下。(白石灘)」,無論是清朝的紫禁城、路易十四的凡爾賽宮,還是英國王室的溫莎城堡,人們心中都有一個「家」,藉由細心裝飾讓色彩與家具軟件相互交織,共同演奏一場情感躍動的音樂盛會,在這充滿愛的場域中孕育成長,細細品味其獨特風韻。 主題空間「抽象無限」 家的藝術饗宴 14個主題空間 展覽名有著「收藏家」與「收藏一個家」的雙重含意,從精緻的家居設計中,可見當代藝術的多重面向,從繪畫、雕塑、複合媒材、數位創作等方面,與家具、燈光、家飾結合,展現收藏者的美學品味與優雅質感,並嘗試從空間感知與精神理念間,創造一場「家」的藝術饗宴。此次在易雅居數百坪的展示空間中,從雙層展區到廊道共分為14個主題式空間,分別是「前衛樂居」、「流動色彩」、「抽象無限」、「時空宇宙」、「自然詩意」、「虛實光影」、「X Lounge」、「視覺節奏」、「空間故事」、「人文個性」、「新古典浪漫」、「當代禪意」、「幽靜質樸」、「冷境淨土」,透過與藝術作品的結合,為每個場域細膩點綴,在近距離的觀察與探索中,鑑賞許多藝術大師之作,感受美學所賦予空間的雅致氛圍,將家人間的內在情感相互鏈結。 主題空間「冷境淨土」 此次展出多件具當代藝術風格的作品,像是瑞士藝術家馬克(Marck)大型錄像雕塑(Video Sculpture)作品,藉穿越虛實感的視覺景致,構建出超現實之感;捷克藝術家楊.克拉(Jan Kaláb)以奔放的圖騰符號,濃縮至幾何畫布上,從街頭塗鴉展至居家空間,將戶外狂放語彙轉換,呈現東方禪學氛圍;德國雕塑家威利.希伯(Willi Siber)利用材質的可塑特性,經探索與實驗嘗試突破固化物質的視覺印象,以抽象造型表現空間中的多變光影;中國藝術家曹吉岡以西方古老坦培拉繪畫技法,在此次「冷境淨土」主題空間中,展現中國山水的文人精神,以及東西方風格的和諧相融;跨足藝術與科技的法國數位藝術家帕斯卡爾.多比斯(Pascal Dombis)以電腦演算法創造動態視覺色彩,看似純粹的色調,從不同角度可欣賞到意想不到的多樣風景。 主題空間「人文個性」 這次易雅居與Bluerider ART的合作,結合各自特色,塑造一個突破傳統框架的展示場所,並顛覆過去認知,在家居空間的襯托下,將獨領風潮的當代前衛作品,勾勒出既不突兀又顯別致的優雅氣韻。無論是資深「收藏家」還是享受生活美感的「收藏一個家」,「藏.家」家的藝術展都將成為藝術生活的領路人。資料及圖片提供」易雅居、Bluerider ART  撰文」林靖諺  

漫遊巷弄,走進百年琺瑯的故事 Takara standard

Interior 357

彎進台北敦南名人巷,精緻櫥窗林立,三、五步便是一間讓人想一探究竟的時尚店面。其中,哥德企業代理的Takara standard概念店,尤其引人駐足。大片落地窗形成清透平面,構成串聯街廓的風景,走進刻意留白的空間,第一眼看到的是裝置藝術、優雅的弧線牆面,而投影牆上正述說著日本琺瑯品牌的百年故事。 大崑國際室內裝修設計,總經理江俊浩 大崑國際室內裝修設計的江俊浩總經理提到,巷弄文化是城市街廓的象徵,「大安區的巷弄有點像日本的代官山,每家店都極具個性,會吸引你想要逛繞其中,漫步探索」。既然是Takara standard首間概念店,他選擇跳脫傳統銷售型態的框架,創造有故事性的空間、有生活場景的畫面,「銷售反而不是重點」。 以美為容器,有故事的概念空間 總經理江俊浩以美術館的角度思考空間構成,「美術館是一個載體,它可以承載不同的策展主題,和不同的藝術品融合在一起」。觀者閒步巷弄,被優雅外觀吸引入內,而入口處的「空」,彷彿隱喻了各種美好生活的想像,開啟豐富的體驗感受。 坐在吧台享受飲品,在如家的場景自在閒談,聊生活、聊料理,沒有刻意的產品介紹,讓參觀者自由使用、汲取靈感,「從有形到無形的分享,都是產品與人的交流」,看似淡化銷售氛圍,卻讓人情滿溢。 Takara standard概念店,入口刻意留白,如美術館般的藝術空間。 原來空間量體的尺度限制,也被江俊浩轉化為設計條件。流暢的天花弧線包覆樑柱管線,柔和的空間曲面軟化了廚具的幾何量體與稜角線條。同時,運用燈光的延伸線性引導視覺,彰顯空間感,並指引觀者移動方向;透過藝術化的空間調性,讓觀者沉浸在放鬆、安靜、有溫度的場域。 既然將空間作為承載之器,壁面與天花便選擇低調質樸的色彩,也與色彩較深沉的廚具達成視覺平衡。「即使未來產品更新或換季,這樣中性的空間色調依然百搭,維持一貫的協調性」。 有滋味的藝術生活,對話與分享的場域 隨著大眾的生活方式與品味改變,如今,廚房不再只是廚房。「除了機能性的基本配置,現在更講究運用疊加空間、創造情境。例如運用綠植,將自然景觀帶進料理空間,不只在廚房煮食,甚至閱讀、工作、朋友聚會,待上一個下午」。 總經理江俊浩也將這樣的概念運用在Takara standard概念店,賦予藝術人文的空間感,啟動複合式的使用想像,如沙龍、策展、新品發表會,未來這裡將是各種故事的發散地。「透過藝術、生活、人和人之間的交流情感,甚至不需要解說,走進來就有感覺」,而這也是江俊浩希望為Takara standard概念店創造的情緒價值、品牌價值、場域價值。 整體衛浴:化妝台ELEENA系列、壓克力人造石浴缸Relage系列。 以空間價值提升品牌價值的設計脈絡,也來自於他對Takara standard產品的研究觀察。「Takara standard的產品沒有炫麗花俏的外觀,卻讓消費者使用後的黏著度非常高,好用、好清理、配件實用,這一套廚具設計會改變你的料理方式」。好廚具讓料理更美味;有想法的空間,自然也會改變人的想法與行為。 以生活為先,打造理想的廚衛 透過首間概念店的誕生,消費者更能親近Takara standard的高品位琺瑯如何作為理想的廚具、衛浴建材,包括強韌、耐熱、易清潔、好收納,還有多元的色彩搭配。例如最新的LEMURE系列琺瑯廚具,以領先技術製成的琺瑯櫃體,線條俐落,再搭配抹茶漸層綠的琺瑯烤漆,點綴柔和色彩,營造新風格兼具美觀與實用。 琺瑯廚具LEMURE系列,表面以燒製的陶瓷風韻,呈現材料真實質感。 創造有溫度的生活畫面,圖右為琺瑯廚具Edel系列。 現場還有Treasia系列、Edel系列,後者尤其是許多消費者鍾愛的Takara standard經典款。而以琺瑯製成的整體衛浴與內裝建材,皆可親身體驗其耐用安全及實用機能。傳承百年的日本琺瑯品牌,在台北的巷弄一隅,繼續傳遞讓生活更舒適,讓人永遠喜愛的幸福感。資料提供」哥德企業.Takara standard概念店    設計團隊」大崑國際室內裝修有限公司 江俊浩總經理 哥德企業.Takara standard 概念店 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一段270巷29號 TEL:02-8979-5000  

​義大利建築大師來台分享 以悠閒心靈品味生活中的甜美滋味

Interior 357

美好的話語為我們指引人生,美好的建築則帶我們發現生活。「Dolce far niente.」這句義大利文意為「無所事事、悠閒慢活的甜美」,是一種不捨近求遠、盡情享受當下的生活態度,而由義大利建築大師Antonio Citterio領軍的ACPV總是在設計中,創造出讓此種「甜美」得以醞釀發酵的舒適空間。 在台中七期核心區接連以宝格、丽格兩作品成就指標建築設計的ACPV,在室內規劃方面亦秉持設計全球寶格麗飯店的一貫精神,強調「無需過多裝飾,所需一項不缺」的原則,無論時間如何變化,使人不知不覺感到放鬆自在的氛圍,永遠迎接每一次回家的腳步。 丽格琥珀色澤的蜂巢格窗創造浸漬糖蜜般的柔軟氛圍,讓人在其中感受來自義大利的Dolce far niente(悠閒慢活的甜美)。 坐落台中七期精華地帶的丽格與宝格,從裡至外經義大利建築大師Antonio Citterio之手賦予絕不褪色的永恆之美。   共享風光  感受幸福 ACPV團隊5月特地來到台灣視察三件應大陸建設之邀設計的建築作品,並分享自身對於設計的思考與實踐。ACPV共同創辦人Patricia Viel以丽格為例,說明事務所如何將「SHARED WELL-BEING」之目標具象化:「丽格的公共空間同時面向綠意和城市,我們不只要讓分享在空間內發生,也讓住戶和城市能共享美好設計。」 以米色和木質為基調的空間內,皆是ACPV精心挑選的家具家飾,機能之外其量體與線條都經過縝密考量,讓「舒適」成為最直覺的體感。創造舒適體感的另一關鍵,是人們不易察覺的燈與光。 與ACPV長年配合、默契絕佳的Metis Lighting,其共同創辦人Marinella Patetta認為:「有建築/空間必須有光,有光才有建築/空間。」光作為設計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燈具造型到光線質感都大大左右「舒適感」,「丽格公共空間的天花板設計了如漣漪般的圓型燈具,在保留寬闊感的同時又不失親近感。」 設計與環境的調和,是打造舒適空間的基礎,亦是ACPV不變的堅持。 讓人感到舒適自在的設計,來自對比例與細節的講究,給予感官更多探索空間的可能。 光線是建築與空間的詮釋者,不僅讓設計被看見,更是空間舒適與否的靈魂所在。 首都再升級  國際級美學為台灣領航 除了台中兩件作品,台北的「鐫萃」亦十分受到矚目,這件ACPV在台首座酒店式公寓,展現了改變城市的企圖心,Antonio Citterio期許:「這件作品從內至外,能成為帶動周邊街區設計質感的領航者。」未來,我們將有機會看見第四、第五件大師之作在台灣生根茁壯成眾人追隨的美學新標準。 以大型摺疊門打開室內外界線。(3D模擬示意圖) 戶外泳池以水色與藍天和城市相接。(3D模擬示意圖) 由大陸建設邀請,親至臺灣視察三項設計作品的ACPV + Metis Lighting團隊。 資料與圖片提供」大陸建設  文字編輯」Yueh-han Yang  

科技與工藝完美結合 KOHLER 150週年

Interior 357

將科技與工藝完美結合的美國百年衛浴品牌KOHLER邁入150週年,全球以「Come All Creators」展開慶祝活動,特別邀請美國藝術家Daniel Arsham打造150週年創意標識,更攜手四位創作者,推出「週年限量藝術家系列」,展現品牌「不畏顛覆傳統」和「大膽創新」融合一體的精神。 邀請以虛擬廢墟風格聞名的Daniel Arsham創作150週年主視覺。   台北體驗館店透過「過去」、「現在」及「未來」三大時間軸,以「週年限定藝術家系列」、「復刻色衛浴」、「智能未來」及「在地創作者」等七大展區演繹品牌這些年來不斷突破的精神,也展現將與更多創作者共創美好未來的信念!   ​ 百年品牌發展史介紹。 KOHLER 150週年盛大舉辦特展。 週年限量藝術家系列 KOHLER自1985年推出藝術家系列品項,至今已與超過100位藝術家合作,今年更與來自不同國家的四位當代女性藝術家合作,為Numi 2.0全自動智能馬桶、Brazn面盆和Brazn浴缸設計全新圖騰,推出全球限量150套商品。    Ananda Nahú《熱帶植物》 來自巴西,充滿活力的街頭藝術家Ananda Nahú所創作的《熱帶植物》,展現多元文化主義風格的特色。   《熱帶植物》投影秀    汪紫菱《弦上的世界》 而擅長顏料創新使用的中國新銳藝術家汪紫菱所創作的《弦上的世界》,透過自製顏料改造繪畫創作型態,描繪出具動態的浮動圖像。   《弦上的世界》投影秀。  Pushpa Kumari《阿那亞》 印度藝術家Pushpa Kumari利用錯綜複雜的線條創作出《阿那亞》,重新定義印度傳統文化。   《阿那亞》投影秀。  Elle《緩緩落下》 ​  美國街頭塗鴉藝術家Elle則將她多面視角和代表性拼貼風格,展現於《緩緩落下》,以精緻抽象背景為底,生動呈現花卉圖騰。 《緩緩落下》投影秀。   KOHLER透過這四套藝術家系列衛浴設備,向具有非凡才華和不同背景的女性致敬,也期待能替消費者的日常儀式帶來美感體驗。   工藝與科技結合 頂級智能馬桶Numi 2.0 集結智慧功能及流線設計的黑色方形智能馬桶Numi 2.0更首度在台亮相。Numi2.0為第一座黑色方形設計的智能馬桶,結合了個人化清潔、LED氛圍光源、環繞藍芽音響及網路語音控制,提供智能家居新選擇。亦具備自動開關蓋、烘乾模式、可調式加溫座圈及UV殺菌噴嘴等功能。   智能馬桶Numi 2.0。   復刻色衛浴 重現經典 此外,KOHLER於1927年率先推出充滿活力、色彩繽紛的衛浴產品廣受好評,為慶祝150週年,邀請全球消費者票選出珍藏的經典色彩,最後由靈感來自北方清爽藍綠色泉水的「春意綠」、以及柔粉色調「杏桃色」脫穎而出,並將其復刻重現,在在突顯KOHLER對於藝術工藝創作的堅持,以及對未來的無限想像!   春意綠、杏桃色復刻重現。     資料及圖片提供」KOHLER 編輯」陳映蓁

「簡法」建材新趨勢-3M裝飾貼膜

Interior 357

隨著疫情逐步解封,各商圈人潮復甦,飯店、餐廳、店面、商辦等室內外裝潢正值熱潮,根據日商環球訊息GII調查報告指出,全球室內裝潢服務市場規模在今年至2027年間,預測將成長超過340億美元。隨著裝修市場越發熱絡,加上現代人生活步調忙碌緊湊,對建材的選擇更趨向簡單有效率的「簡法」概念,兼顧美觀與實用、施工快速精準、後續保養簡易、一次提供多重安全保護、甚至建材廢料產生多寡等面向,皆是現今建材選擇的多元考量指標。   秉持「科技改善生活」理念的3M,致力研發符合新時代需求的產品,以膠為核心科技,做出符合市場趨勢的建築材料「3M裝飾貼膜系列」,包括室內外裝潢用的3M™ DI-NOC™ 特耐裝飾軟片、美化玻璃的3M™ FASARA™ 室內裝飾玻璃貼膜、3M™ DICHROIC™炫彩玻璃裝飾貼膜等各系列產品,提供建築與設計專業從業人員以及業主更全面的建材新選擇,並擴展更多設計變化的可能性! 3M辦公室實際展示3M™ DI-NOC™ 特耐裝飾軟片,設計靈感源自大自然及手工材料之美。   建築材料創新再進化 在3M舉辦的「3M裝飾貼膜.設計師沙龍聚會」中,不僅展示了裝飾貼膜系列新花色和多元應用,更邀請誠砌設計陳文豪總監擔任品牌客座設計師,於會中分享協助連鎖餐飲品牌打造商用空間的設計心法,以及在新建材趨勢下如何挑選最具效益的材料。3M的裝飾貼膜系列中,專為建築裝潢開發的專業科技貼膜3M™ DI-NOC™ 特耐裝飾軟片,能多元應用在室內空間及建築外牆,簡單並快速地創造高擬真質感,施工過程精準有效率,同時能滿足極為重要的安全性。 致力研發符合新時代需求的產品,以膠為核心科技做出符合市場趨勢的「3M裝飾貼膜系列」。   3M™ DI-NOC™ 特耐裝飾軟片除了既有超過千種的多元花色外,更推出了70款擬真新花色,設計靈感源自大自然及手工材料之美。例如,「高階木紋系列」以消光塗層技術的專業低反光效果,呈現接近木頭質感的霧面消光色調,並採高階混壓高品質印刷技術,以達不規則的表面紋理,無須犧牲一棵樹木,即可打造幾乎與天然木頭無異的視覺和觸感;「匠藝系列」帶來石膏水泥、砂漿、陶瓦等工業材料,呈現擬真匠人手工製作的原始手作質感;「金屬調色盤」系列則提供多種金屬飾面紋理,搭配不同色階銀灰和香檳金,除了外觀色澤真實、不易殘留指紋且金屬反光度佳,用在曲面弧度皆能達到完美視覺效果。 重視減廢永續,突破諸多限制 現今,對環保永續的關注已成趨勢,在設計初期階段,其實就應該把建材簡化、ESG永續發展的議題納入思考中。3M商用解決方案產品部業務總經理張瑞松於會中提到:「建築市場的快速發展,造成全球建材廢棄物持續增加,3M秉持地球永續的信念,不斷開發對環境友善的解決方案。3M裝飾貼膜透過重塑擬真原始建材外觀的特性,減少天然資源開採及建材廢棄物,用極簡的科技貼膜工法減低拆除工程,讓原結構能再利用,創造不簡單的質感,同時拉長建材生命週期,為地球永續發展提供實質貢獻。」 美商3M台灣子公司商用解決方案產品部業務總經理張瑞松(左)、誠砌設計陳文豪總監(右)。   3M除了提供多元的花色材料,亦致力於提供設計從業者以及施工商更不受限於材料與施工條件的建材。3M™ DI-NOC™特耐裝飾軟片跳脫傳統建材限制,施工快速有效率、亦符合載重規範,且無粉塵、低噪音氣味,且3M的專業背膠具耐熱耐濕耐汙的極強耐候力及高穩定性,貼膜表現較無孔隙,更易清潔保養;加上延展性佳,在3D曲面也能服貼包覆,突破木頭、金屬、石材、水泥等傳統建材易受重量、環境、時間侷限,也有助於解決天然材料紋理不穩定與工匠技術等諸多外部變動因素,讓成果擁有天然的視覺效果,且更加實用、耐用、好清潔。 3M™ DI-NOC™ 特耐裝飾軟片滿足美觀實用、效率工法、安全環保需求。   把關材質安全,構築安心空間 另一方面,在健康安全意識的抬頭下,建材的安全性亦備受重視,儼然成為人們對建築品質的基本要求。3M™ DI-NOC™ 特耐裝飾軟片搭配適當材質通過「耐燃一級」測試、日本國土交通省「不燃認定」,以及「防焰」、「SGS無甲醛測試」多重安全健康認證,在符合安全法規的前提下,設計師得以透過豐富多元的花色元素,替業主打造更安全且美觀的空間。   在沙龍聚會中,3M特地邀請誠砌設計陳文豪總監分享設計與材質實用經驗。他以公司操刀的《Woosa屋莎鬆餅屋高雄大遠百店》、《果然匯竹北遠百店》與《饗食天堂 高雄夢時代店》為例,現場分享提案簡報以及精彩照片。 誠砌設計運用3M裝飾貼膜的實例。圖片提供」誠砌設計 誠砌設計運用3M裝飾貼膜的實例。圖片提供」誠砌設計 陳文豪說道:「在設計商用空間時,除了追求高端的質感外,安全性更是不可或缺的重點,因此會格外要求建材需具有耐燃防焰功能;此外,考量到商業空間通常必須快速施工,藉此有效節省施工總成本,無粉塵、低噪音,更方便於夜間施工,降低影響業者正常營業的時間。綜觀3M™ DI-NOC™ 特耐裝飾軟片的多元產品特性,相當符合現今商用市場需求,近來也受到許多餐廳、飯店等業者指名使用。」 延展性極佳,細節處也能完整包覆。圖片提供」誠砌設計 而國外包括日本晴空塔、各大車站、商場等建築皆已多元運用3M建築新材料新工法。   玻璃裝飾貼膜:兼具隱私與美觀 除了裝潢建材,3M也推出玻璃裝飾貼膜,讓設計師在變換設計風格氣氛時擁有更多選擇。DICHROIC炫彩玻璃裝飾貼膜是應用於玻璃的裝飾設計貼膜,透過專業的多膜層壓技術,能隨著光源和視角的不同,產生多變色彩,讓光感變化更為優雅;而辦公室等商辦空間特別重視窗戶、玻璃帷幕或隔間的美觀及隱私性,3M™ FASARA™ 玻璃裝飾貼膜推出全新且設計感十足的「自然、漸層系列」花色,不僅能美化玻璃,亦能兼顧採光和隱私,產品通過日本JIS A5759玻璃防飛散檢驗,若玻璃爆裂時能防止碎屑噴濺傷人,也可有效阻絕99%紫外線,在實用和設計改之間取得完美平衡。 3M™ FASARA™ 玻璃裝飾貼膜,有效美化玻璃,並利用光線及陰影兼顧採光及隱私。   資料及圖片提供」美商3M台灣子公司、誠砌設計 撰文」陳映蓁

玩轉設計 經典永恆家具USM

Interior 357

簡約、理性、現代,是許多人第一眼見到USM的印象。它既是家具,又像建築結構;造型經典,卻能玩出無限可能。來自瑞士,創業超過130年的USM,走進全球的公共建築,走進無數現代居家,近年連韓劇都也不時見到它的身影。 是家具,也是微型建築 從金屬工廠起家的USM,自1960年代起,攜手瑞士建築師 Fritz Haller,打造一座容納辦公室與生產線的新型建築,並共同開發USM Haller系統家具,將USM推向現代家具的典範。 由建築師打造的USM,以堅韌鋼材、鋼管與獨特的螺絲組成,彰顯功能主義美學。高度模組化的設計,徹底實現了辦公建築的需求,從接待台、會議室、工作區到茶水間,靈活創造出無限可能。 精密可靠的瑞士品質,從材料、工匠、製作流程到產品的嚴格把關,正是讓USM一用就是數十年的關鍵。搬遷或重新裝潢時無須添購新家具,只要重新配置模組,就能讓家具滿足空間變化,實踐永續生活。 以模組化設計滿足不同尺度與功能的辦公空間。 可調節高度的USM Kitos系列會議桌。 根據不同時期的時尚和使用需求,打造美學與專業的會議空間。 瑞士品質,一輩子的歷久彌新 瑞歐典藏傢飾自1980年成立後,專門代理歐洲頂級家具,包括de Sede、SWISS FLEX、FSM等多個瑞士品牌。代理USM超過20年,負責人郭銘富對USM的品質也讚譽有加。「過去全球知名銀行幾乎都使用USM。我們很多企業客戶也是一用至少二、三十年,每次搬遷都請我們協助重新配置」。 運用模組化結構創造半開放的工作空間。 郭銘富提到,早年喜愛USM的客戶多是設計專業人士,「尤其建築師最欣賞USM的設計美學」,整面的書櫃、全區域的辦公空間,都交由USM來詮釋。近年消費者則喜歡選擇單品,自己搭配空間風格,例如電視牆、床頭櫃、廚房或浴室的備品櫃、餐車等,「也有許多公仔藏家,特別喜歡將USM當作展示櫃」。     USM的多元性讓業主可依自已喜好,設計出具自我風格的居家裝飾櫃、餐車等。 善用門片與抽屜的變化,兼顧展示、收納與隱私。 不限場域的夢幻空間。  為辦公室而生的USM,以簡約設計與純粹線條,體現多元的企業文化。充滿細節的模組化結構,不受風格限制,可自由打造時尚的接待櫃台、半開放的工作區域、大容量的收納空間、輕鬆的交流場域。無論空間尺度大小,USM都能為企業創造專業、可靠又舒適的空間印象。 畫廊空間裡的接待檯。 簡約設計、沉穩色彩,傳遞值得信賴的專業形象。 辦公室的休息室空間。 USM走進全球知名建築與公共空間 在美術館、圖書館、醫院、學校、飯店和精品店都可看到USM。從古典到工業風,從精緻到休閒,USM總能恰如其分的襯托空間質感,加上其堅固耐用的品質,更是公共場域的家具首選。  法國Triboques圖書館的書櫃陳列。 紐約布魯克林博物館的紀念品商店。 紐約Rachel Comey旗艦店的商品展陳。 巴黎Monocle Cafe以USM打造店面空間。 如今,USM走進現代居家,為屋主打造量身訂製的夢想之地,如收藏黑膠唱片的收納櫃、收納瓷器的餐廚櫃,或擺放貼身物品的床頭櫃。USM共有14個標準色供挑選,並提供特殊色訂製,玩轉色彩,打造個性居家。 USM Inos系列提供多種收納配件,方便智慧整合。 經營歐美頂級家具代理30多年,為了提供消費者最直接的服務,瑞歐典藏傢飾於台北、台中和高雄設立門市。一如USM的設計,一旦擁有便能陪伴生活數十年;郭銘富的服務理念也是如此,「我們不是一次性的銷售,而是提供一輩子的售後服務」,從銷售、組裝到售後服務,以專業態度創造值得信賴的消費體驗。資料提供」瑞歐典藏傢飾  文」黃詩茹 瑞歐典藏傢飾  門市資訊 台北市仁愛路二段12號1F   TEL:02-2397-3980 台中市北屯區近山路99-3號   TEL:04-2452-6181 高雄市苓雅區四維三路3號1F  TEL:07-335-4737  

皇家哥本哈根 珊瑚粉新色上市

Interior 357

即將迎來250周年的皇家哥本哈根(Royal Copenhagen),提早從2023年開始,規劃一系列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新色上市計畫。品牌選定兩大花邊暢銷系列-半花邊和公主系列,自今年一路到2025年,將年年推出新色,為250周年提早慶祝;選定以珊瑚粉色作為新色首發,之後將陸續再推出其他顏色。   半花邊珊瑚粉系列以最受歡迎的經典半花邊藍色唐草為出發點,為了呼應皇家哥本哈根於1888年由品牌藝術總監Arnold Krog經改良後所推出的半花邊唐草開始廣為人知,又於相隔90年後的1978年再度推出極簡化的公主藍,從此這兩個系列成為皇家哥本哈根花邊家族的兩大中流砥柱。這也是品牌在250周年前夕選定這兩個系列上市新色的特別含意,它們奠定了皇家哥本哈根的基礎,也讓大眾不忘回顧這一路走來的工藝傳承,見證百年手繪的歷史。 半花邊唐草系列。 公主藍系列。 皇家哥本哈根的色彩DNA 皇家哥本哈根的丹麥藍,手繪經典的藍白瓷,已經是品牌的代名詞,但在這悠久的品牌歷史背後,其實蘊含著更深的寓意。在18世紀的後期,皇家哥本哈根的工廠裡,擁有許多不同顏色的故事和創作,畫師和工匠們用以專業的工作態度,沒日沒夜的嘗試無數的色彩於餐瓷上。1802年創作出擁有最高工藝的系列-丹麥之花,栩栩如生的豐富色彩,透過畫師專業的手繪技巧、捏花師的精湛手工,讓丹麥原生植物圖鑑中的花卉,成為至今無人能超越的皇室餐瓷傳說。   走過247個年頭,這一路上的調色、燒製,皇家哥本哈根奠定丹麥藍為品牌色,透過這百年的經驗傳承,品牌對顏色的深刻理解也成為了日後開發新色的基礎;了解不同的顏色和調製,經過高溫燒製後的變化,反覆嘗試就是為了帶給消費者更好的餐瓷產品與體驗。   珊瑚粉花邊系列。 在19世紀後期,皇家哥本哈根工廠曾經將當時成功調製的莓果粉色,賣給了當時在紐約的Tiffany,這也是為什麼在回顧19世紀這個奠定品牌基礎的重要里程碑時,決定改良出珊瑚粉色,作為新色系列上市的第一個顏色。強調過去89,000多個日子以來,品牌總能不忘過去的經驗,不斷推陳出新,「創造更多不一樣的餐瓷體驗」的初衷是一路往前走的動力。 珊瑚粉花邊系列。   珊瑚粉在許多設計師的眼中,是最容易與深色相搭的色彩,例如炭色、黑色和深藍色,能夠營造平衡視覺和呈現美感,帶來極為成熟而高級的質感,簡單搭配即可呈現講究的生活美學。珊瑚粉的蕾絲系列,主要可運用在早餐、早午餐或是下午茶的點心時間,讓餐桌呈現輕快愉悅的氛圍。 珊瑚粉花邊系列。 皇家哥本哈根現任設計首席說道:「蕾絲家族是品牌的經典圖案,我們利用柔和的珊瑚粉,讓整個餐桌在視覺上看起來更摩登時尚,以及陳述品牌這247年來的傳承和故事,成為經典不朽的餐桌布置。珊瑚粉除可單獨使用外,搭配上經典的藍白瓷,更能突顯使用者的高貴品味。」 珊瑚粉花邊系列。   珊瑚粉蕾絲工藝:釉中彩 皇家哥本哈根的藍白系列皆為釉下彩,在素燒後進行手繪,再將作品浸泡於釉缸內後進行第二次燒製,此次燒製又被稱為「亮澤窯燒」。 珊瑚粉花邊系列製程。 而新色珊瑚粉為完整保留呈現柔和的顏色,則採用釉中彩製作方式,是品牌餐瓷三種製程(釉下彩、釉中彩、釉上彩)中最為困難,也最具專業的燒製方式,因其製程的工法和燒製溫度掌控,都較為釉下彩來的更需要技巧。 珊瑚粉花邊系列製程。 釉中彩為素燒完成後的素坯,直接浸於釉缸內後進行亮澤窯燒,再於上完釉的餐瓷表面進行手繪。手繪完成後,再以約1200℃的高溫燒製,將手繪使用的顏料牢牢附著於最底層的釉上,形成堅固裝飾,再浸於釉缸內後,進行第二次的亮澤窯燒。 珊瑚粉花邊系列製程。   珊瑚粉花邊系列製程。   資料及圖片提供」皇家哥本哈根 編輯」陳映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