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ior

345

在葉榕下輕舞 二分之一咖啡鼓浪嶼店

位於福建廈門的二分之一咖啡鼓浪嶼店,是在一簇在海濱旁盛開的美麗葉榕。   這座咖店店位於鼓浪嶼升旗山的大德記浴場,享有璨爛陽光與瑰麗夕陽,寸匠熊貓NANA團隊以鼓浪嶼的水域景致和晝夜光色為靈感,創造一座與自然環境契合的品飲空間。   設計師林嘉誠從二分之一咖啡的品牌理念「有趣的人生,一半是山川湖海」出發,讓空間以自然為底,結合島嶼環境光色以及多元複合的使用可能回應品牌願景。   建築原始基底是一棟落成於19世紀的「德記洋行」的一部分,對外天然海景相依,建築自身有著別具特色的圓頂建築。   設計師延續歷史風貌建築特色,在建築外觀採用簡化的外廊式規劃,保留下原有建築結構與特色,並以大量的拱形開窗迎入景色與自然氣息。   室內,以小島上常見的小葉榕在空間裡伸展開來,採用鋼結構植布於空間輪廓外圍,像樹幹一般生長在室內伸展。樹枝向上而伸,樹冠相互鄰接,共同覆蓋著建築頂部,製造出可遮蔽、陰涼的灰空間。   同時,樹冠屋頂也讓採光更具詩意,除了提供遮陰避雨之外,樹冠上層層疊疊的枝葉紋脈有如花飾鏤空窗格,在陽光照射下形成特色光點投映於室內。   入夜後,二分之一咖啡換上另一個身份,藏於屋頂的枝木間隙的霓紅燈色透出彩光,將日間閒逸悠然的咖啡廳轉變為時髦炫麗的時尚酒吧。   在霓紅燈色的照耀下,小葉榕線條的鋼結構更加突顯,讓空間像似一座哥德式建築,突顯出飛扶壁、肋狀拱頂等建築語言。   此作,設計師從城市風貌、歷史文化、自然植被出發,為在地創造了一個美麗標記,也為到訪旅客塑造了一個獨屬於此的獨特回憶。   資料及圖片提供」寸匠熊貓NANA團隊 攝影」劉星昊 言隅建築空間攝影 羽視覺 編輯」Sumile

台灣高鐵藝術計畫 寶島隨身聽

Interior 343

繼以跨域的新型態展演開啟「台灣高鐵藝術元年」之後,台灣高鐵公司與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簡稱國藝會)二度攜手合作,共同打造「台灣高鐵藝術計畫」。 延續「與藝術不期而遇」的核心概念,這次從「聽覺」這項看似無形,卻又無所不在的感知出發,邀請擅長音樂與影像製作的藝術家柯智豪和陳怡潔擔任主創,兩人集結的創作團隊涵蓋音樂、動畫、影像、設計,以及自然生態踏查等跨領域工作者,突破疫情期間的種種限制,發展出融會多元呈現的藝術計畫-寶島隨身聽,已正式宣告啟動! 柯智豪  陳怡潔 跨域藝術家攜手打造「寶島隨身聽」 「隨身聽」(Walkman)是當下已近乎消失,卻仍留存在許多人記憶中的產品。今日的我們,可以隨時隨地在移動中的狀態下聆聽音樂,然而在隨身聽問世之前,這卻是一種完全無從想像的體驗,隨身聽不僅成為當時年輕人追求流行和表現個性的象徵,也為人們的生活開啟了一個嶄新時代。以「寶島隨身聽」為名的全新藝術計畫,除了直接指出特屬於台灣的音樂將是其中的關鍵元素之外,也表達出連結不同世代的記憶與情感的企圖。   全線列車換新聲:由布農族《獵前祭槍歌》轉化新一代廣播提示音 音樂家柯智豪和創作團隊獲得花蓮縣卓溪鄉中正部落的授權,以深具特色的布農族傳統歌謠《獵前祭槍歌》轉化為新一代廣播提示音。由於《獵前祭槍歌》帶有「祝福出行的人」與「豐收」的意涵,期盼成為令人印象深刻的聽覺記憶。   柯智豪X王宏恩X荒山亮X羅文裕:合創計畫主題曲《慢慢快活》 「寶島隨身聽」主題曲《慢慢快活》,由以布農語創作的王宏恩、台語創作的荒山亮,以及客語創作的羅文裕三位音樂人共同打造,交織出這群創作者們對於故鄉、家人的濃厚情感,以及對人生的反思與未來理想生活的想像。   陳怡潔X眾森自然工作室:共創雲林、彰化、苗栗三站藝術裝置展演 藝術家陳怡潔替本計畫量身打造了一台巨型「隨身聽」,展示出如何透過嶄新的媒體技術,讓僅提供聆聽體驗的隨身聽,幻化為一座目眩神迷的聲光裝置。這座以五面高畫質LED屏幕組構而成的光體裝置,將自6月起巡展於高鐵的雲林、彰化、苗栗三站,除了作為主題曲《慢慢快活》的播放載體外,也將同步呈現陳怡潔分別為這三個城市所製作的光體展演。     在眾森自然工作室的協力下,團隊深入雲林龍過脈森林步道、彰化十八彎古道,以及苗栗鳴鳳古道進行踏查,藉由獨特的「光體採集取樣」手法,在這三條古道上採集了極其多樣的昆蟲動態光影,透過巨型的發光隨身聽,直接複印出山林間的豐富生態;走進這座巨大光體裝置時,就宛如躍身至古道,沉浸於大自然的夜光之美。   限量版藝術紀念車票:車站專屬售票機台陸續發售 以復古卡帶為靈感所設計的限量版紀念車票,也將陸續在高鐵全線12個車站的專屬售票機台開始發售。期待藉由這場藝術饗宴,觸動與召喚人們共同或獨特的情感與記憶。   資料及圖片提供」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台灣高鐵 編輯」陳映蓁  

CAFE!N桃園總廠店 工業區中的純白綠洲

Interior 343

位在桃園平鎮工業區中的CAFE!N桃園總廠店,前身為母公司源友企業內部員工的咖啡廳「Alpha Coffee Tea」,占地超過百坪,是目前全台最大間的分店,此次同樣邀請了MIZUIRO Design水色設計進行操刀。 位在桃園平鎮工業區的「CAFE!N桃園總廠店」,是目前全台最大的門市。 談及設計主軸,設計師Elson表示,他將品牌視為一個擁有堅強實力的巨人,在展店、經營的過程中,吸收了滿滿的能量和經驗,重回最初的起點,並以全新的面貌,重新出發。   寬敞的空間,將近2/3布局為客席。如何使視覺清晰且串聯,是設計團隊的首個切入點。 「烘豆」,是桃園總廠店的起點。從烘豆、製作餐飲到出餐,不同機能的三個區域,該如何串聯而起?團隊藉由減少空間隔間(牆壁)的設計,讓視線得以穿透,也讓空間布局更加活化。 不同型態的座位,滿足獨處、聚會的多元需求。 將近150坪的基地裡,有2/3的面積需規劃為客席,為使視覺效果清晰且感覺舒適,MIZUIRO Design將部分座位與機能結合,例如CAFE!N背景牆前方的長凳卡座,與高吧桌的設計合而為一;一進門左側的視覺層架造型亦與客席座位相結合,設計師解釋道,種種手法都是為了弱化視覺上可能產生的雜亂感,因為減少了多餘造型,讓人更容易理解設計主軸。  空間以簡約的白色調性為主,天花板的鏤空造型為建物既有結構。 材質的交互層疊 串起空間活躍性 在偌大的店鋪中,材質運用、客席配置皆以模糊界線、減少家具數量為核心,藉此活躍空間節奏。設計師表示,材料選擇以樂土特殊漆、沖孔板、環氧樹脂、紙漿紙、壓克力板、灰色/白色塗漆為主,透過有明顯質地的材質(樂土特殊漆、沖孔板、環氧樹脂、紙漿紙),搭配概念延伸的平面加立面的階梯造型,可以替簡約調性增添令人玩味的韻味,創造遠近層次的頓點,也避免寬敞的場域顯得平淡;而照明燈具方面的安排,更可突顯材質的特性。 針對燈光布局,設計師則說明,因本案整體色調偏向單純,因此將燈光視為輔佐空間的第二層次,藉由照明投射,色調可由冷色轉為暖色,也讓店面的脈絡更為立體。此次燈光配置主要分成三個區域:   設計師在天井造型內側薄塗上亮光漆,藉此反射光源。 一、降低天花板區域:利用原本建物的天井造型做出間接照明,減少因下降天花板再裝設燈具而造成的壓迫感,並將天井造型內側薄塗上亮光漆,強化燈光的反射度。   軌道燈以整齊的方形呈現。材質的交互穿插,營造了遠近層次。 二、鏤空天花板區域:為維持天花板清楚的鏤空效果,在照明計畫上將燈具軌道以整齊的方形呈現,使排列具秩序感、不凌亂。  主吧台區的沖孔板帶來了穿透感;階梯造型則增添了空間的趣味。 三、主吧台區域:此區是空間架構的主軸,如何讓燈光和材質、造型相互呼應,是設計的首要重點。藉由燈具映照並穿透吧台上方的沖孔板,映照部分為直接照明,但穿過沖孔板後的部分則變成內廚區的間接照明(吧台後方牆壁的點狀光源便是由此產生)。 沖孔板映射出的光線,形成了吧台後方牆面的點狀光源。 而連接主吧台的烘豆區則為設計中的第二重點,刻意降低過道上的照度,主要投射在背景牆上的豆袋,以及前方唯一需要聚焦的烘豆機。 烘豆區光線主要投射在豆袋、以及烘豆機上,無形突顯品牌的核心。 資料及圖片提供」MIZUIRO Design水色設計 撰文」陳映蓁

用Wedgwood漫遊台北城市風光

Interior 342

英國國寶級品牌Wedgwood,以精緻骨瓷聞名,為居家精品的領導品牌,不但是生活儀式感的最佳代言人,更相信日常中美好的一切,都是來自於身邊的人事物,無論是民以食為天的餐桌日常,又或是城市的樣貌,都是儀式感的靈感來源。 在英國旅遊時,搭乘雙層巴士遊覽倫敦風光,是遊客不可錯過的行程。不能出國的現在,Wedgwood今年4月打造屬於台北的「雙城」巴士,坐在車內享受車頂透明全景的天際,與從窗戶灑落的陽光,再搭配經典的野草莓午茶餐瓷和五星級主廚餐點,穿梭在台北時尚城中,一覽繁華的街道景致。Wedgwood不但懂喝茶,更懂得享受生活,Wedgwood雙城巴士,除了有雙重的味覺和視覺饗宴,更可悠活漫遊台北城,讓你儀式感爆棚。 Wedgwood餐車巴士體驗英式浪漫。   Wedgwood餐車巴士期間限定 Wedgwood野草莓餐車巴士活動,期間限定限時限量發售,意者可上官方臉書線上報名體驗(預計4月1日開放報名),一共有三個場次,分別為4月9日14:30至16:00、4月10日11:30至13:30,以及4月17日11:30至13:00,每場最多容納26位,因車上空間和座位有限,現場將依服務人員根據當天狀況安排座位,每套Wedgwood雙人午茶為999元。 透明全景的天際搭配經典Wedgwood經典野草莓系列餐瓷,更顯愜意氛圍。 三個場次皆特別使用經典野草莓系列的骨瓷餐盤,搭配五星級主廚的午茶菜單,車內布置也精心帶入品牌浪漫的Wedgwood藍色調,讓消費者完整體驗品牌的精髓;午茶期間拍照標註指定hashtag,即可獲得Wedgwood指定款馬克杯優惠券乙張,以超優惠價格擁有指定款馬克杯。   與五星級飯店甜點主廚合作的限定餐點。 野草莓系列為品牌經典代表作,餐瓷上的清秀小花、黃綠葉片,加上紅嫩飽滿的野莓點綴其間,恰如其份地散佈在Wedgwood無與倫比的白色骨瓷上。溫和寧靜,雖是傳統工藝卻具現代美感,引人聯想英格蘭的夏日,最能呈現出典雅時尚的生活品味。而餐點則由台北遠東香格里拉五星級甜點主廚以一系列繽紛甜點與輕食,打造優雅的午後時光。   浪漫英倫藍色巴士 漫遊台北城 雙層觀光巴士的浪漫Wedgwood藍限定新裝。 除打造限時限量的Wedgwood野草莓午茶餐車之外,台北雙層觀光巴士也化身浪漫的Wedgwood藍色車身,搭配頂層半露天座位,相當搶眼吸睛;白天晚上皆可乘坐,車輛上搭配多語系導覽系統,方便了解各景點資訊,輕鬆暢遊台北熱門景點。自4月6日起搭稱Wedgwood藍色巴士的前450組乘客更可獲得品牌茶葉小禮盒乙份。   資料及圖片提供」Wedgwood 編輯」陳映蓁

新型態的生活提案!三井LaLaport進駐高雄

Interior 342

三井不動產集團近年在台灣已開發事業包含商業事業、飯店事業,以及住宅事業等。其中,商業事業開發觸角擴及台灣北部、中部以及南部,備受台灣消費者期待的區域型購物中心Mitsui Shopping Park LaLaport,已分別於台北市南港區、台中市東區展開興建工程;近期,三井不動產集團宣布將前進南台灣展開第三座Mitsui Shopping Park LaLaport開發案,地點確定落腳高雄市鳳山區,預定2023年動工,2026年開幕。 外觀鳥瞰示意圖。 結合商業、藝文和娛樂,替高雄注入新色彩 此開發案為台灣三井不動產參與台糖公司鳳山國泰重劃區地上權土地招標案,通過評選,將在此打造匯集時尚購物、饗食、藝文娛樂等一站滿足的區域型購物中心「Mitsui Shopping Park LaLaport高雄(暫)」。基地位於鳳山區,周邊區域涵蓋台灣最大國際級藝術表演中心衛武營、建軍站藝術村等藝文特區,鄰近高雄捷運橘線「鳳山西站」,是個人口密集之處。   北側外示意圖。 開幕後不但能進一步活化區域的商業發展,並與在地藝文產業結合、大都會區的交通網絡等串連後,將有望吸引更多移住人口與創造在地就業機會,帶動高雄東區邁向全新觀光、藝文、娛樂產業發展,提升區域整體產業價值與生活品質;期待引領鳳山地區成為高雄市的另一個新興繁榮的重要商業城區。   東側外示意圖。 預計約有250間專櫃進駐,包含國際性流行品牌、生活消費性品牌、日系排隊美食等國內外餐飲品牌,將成為鳳山地區首座正統的區域型購物中心,充滿多樣化的商店和服務,提供消費者新型態的生活提案,滿足需求的同時,更期望成為隨時體驗嶄新感官的商業設施。 內部示意圖。   資料及圖片提供」台灣三井不動產(股)公司 編輯」陳映蓁

丹麥Villa Copenhagen飯店 攜手AXOR延續永續理念

Interior 341

位於丹麥的Villa Copenhagen飯店,是由著名的Universal Design Studio設計,由前丹麥郵政暨電信局改建而成,其歷史可追溯至1912年,現在已成為丹麥首都提供永續精神、平易近人之奢華體驗, 同時結合直覺性操作設計之個人化服務的「嶄新社交場景」。 Villa Copenhagen飯店是由前丹麥郵政暨電信局改建而成。著作權:AXOR / Hansgrohe集團。 大廳,當賓客穿越Villa Copenhagen新巴洛克風格的建築門面時,將會進入一個散發著獨特氛圍,並洋溢當代奢華風格兼具永續意識的空間。著作權:AXOR / Hansgrohe集團。 當賓客穿越Villa Copenhagen新巴洛克風格的建築門面時,將會進入一個散發著獨特氛圍,並洋溢當代奢華風格兼具永續意識的空間。因為除了華麗的外表,飯店將聯合國的永續發展目標納入其整體經營策略中,以對地球環境之影響負起完全責任,這也是飯店衛浴選擇AXOR產品的原因之一。 餐廳廚房。著作權:AXOR / Hansgrohe集團。 Universal Design Studio表示,客房的設計理念是希望能讓入住賓客享受放鬆的慢活時光、充分感受哥本哈根之美,所以選用手工打造的Zellige磁磚、紋理鑲嵌玻璃室內窗,以及採用獨家AXOR FinishPlus鍍鉻和拉絲黑鍍鉻表面衛浴配件客製化的大理石梳妝台。 泳池景觀。著作權:AXOR / Hansgrohe集團。 設計師Richard McConkey強調:「我們使用AXOR Montreux系列是因為我們正在尋找經典傳統與當代風格兼具的產品,而特別選擇黑色鍍鉻表面。」  精緻套房,由著名的Universal Design Studio設計。著作權:AXOR / Hansgrohe集團。 標準套房,由著名的Universal Design Studio設計。著作權:AXOR / Hansgrohe集團。 AXOR x Shamballa Jewels Villa Copenhagen除了選用AXOR的產品,更與丹麥奢華品牌Shamballa Jewels合作套房設計,在390個房間中規劃8間Shamballa套房,房內採用訂製的AXOR Montreux臉盆和浴缸龍頭,傳遞出奢華、溫暖、愜意、寧靜的氛圍與令人雀躍之感受交織而成的鮮明對比感。 飯店衛浴選用AXOR的產品。著作權:AXOR / Hansgrohe集團。 Shamballa團隊與AXOR的客製化服務AXOR Signature密切合作,創造出鑲有寶石裝飾的龍頭握柄,以代表hamballa標誌的雙閃電十字杵紋設計呈現。此件作品的握柄上鑲嵌著紅寶石和藍寶石,分別代表熱、冷水,完美展現出AXOR別具個性之奢華風格的卓越品味。 採用訂製的AXOR Montreux臉盆和浴缸龍頭。著作權:AXOR / Hansgrohe集團。 Shamballa Jewels設計師Olga Krukovskaya回憶道:「AXOR以謹慎專注的態度,致力實現幾乎無法達成的目標。我們在技術層面和原型製作上獲得來自德國團隊的大力支援, 並始終堅持品質優先。與AXOR合作的整個過程是一段非常美好的回憶。」  以代表hamballa標誌的雙閃電十字杵紋設計呈現。著作權:AXOR / Hansgrohe集團。 為幫助飯店實現永續性的最高目標,AXOR甚至開發出一套採用EcoSmart智能節水技術的特殊淋浴系統。Richard McConkey提及:「北歐地區制定了非常嚴格的水流量規定,我們在進行本計畫時必須遵守,在符合這些標準方面,AXOR對我們的幫助很大。」此類節水措施完全未減損賓客體驗,反而獲得提升,事實上,這正是有意識奢華(conscious luxury)的重點。 鑲有寶石裝飾的龍頭握柄,傳遞出奢華、溫暖、愜意、寧靜的氛圍與令人雀躍之感受交織而成的鮮明對比感。著作權:AXOR / Hansgrohe集團。 喜悅、兼容並蓄和永續的Villa Copenhagen,不僅與這一座城市共享名稱,更能完美體現其精神,成為絕不容錯過的指標性建築。 握柄上鑲嵌著紅寶石和藍寶石,分別代表熱、冷水,完美展現出AXOR別具個性之奢華風格的卓越品味。著作權:AXOR / Hansgrohe集團。 資料及圖片提供」AXOR 編輯」歐陽青昀

國民法官法庭正式亮相 打造溫暖無壓迫感的空間

Interior 341

司法改革的第一步—「國民法官」制度即將於 2023 年元旦上路。司法院委託台灣設計研究院協助,共同打造全新的國民法官法庭,透過全台以及離島 22 間地方法院的空間場域調查、深入研究服務流程,打造更舒適無壓迫感的參與體驗。 雙層法檯與 45 度角的檢辯席位,創造審判活動區的新互動(新北地院)。 近期正式啟用新北、南投、高雄地院 3 間國民法官法庭,由曾主持新竹、嘉義火車站改造計畫的蔡嘉豪建築師,再度攜手負責指標視覺的博瀚設計,採用同一模組的空間改造設計規範,為國民法官打造出溫暖明亮的法庭場域。 視覺與空間配置的巧思,打造沒有壓迫感的法庭空間(高雄地院)。    打造「以國民法官為主」的新型態國民法官法庭 司法院長許宗力表示,「國民法官法庭」是國民參與審判制度具體實踐的重要一環。本次國民法官法庭不只是單純設計法庭空間,而是致力於打造「人民參與」的司法殿堂。為迎接國民法官的加入,空間設計打破法院嚴肅、壓迫的傳統刻板印象,納入多元、包容、透明對話的語意,並兼顧多方使用者的需求,打造出讓國人能更安心參與審判的新型態國民法官法庭。 國民法官法庭雙層木作法檯,層次分明為新型態的國民法庭(新北地院)。   設計保留建築原始風貌,盡可能減少改動,透過全新設計打造親民面貌。新的法庭空間以白色、木質調為基底,象徵公開透明、溫暖且富有人性,並使用大面積的淺木材,傳達出「十年樹木 百年樹人」的象徵,同時法檯背牆則選用台灣特有的「和平白大理石」,形塑明亮視覺。 微弧型的天花線板從旁聽席延伸至主背牆,削弱垂直線條的冷硬感,並使視線通向法檯,並聚焦於司法天平上。法庭上配備「無障礙設施」,希望能使每一位參與審判的國民感到友善、可親,實現國民法官制度多元、同理及包容的精神。   和平白大理石主背牆與法官入口融為一體(高雄地院)。    調節職業法官與國民法官的互動方式 法庭中使用者多元,因應法檯座位需要容納 9 至 13 位法官與國民法官,規劃創新的「圓弧形雙層主法檯設計」,讓國民法官的視線沒有死角;坐在中間的審判長,也能夠隨時關照國民法官需求,讓審判的過程中更易於溝通。 檢、辯席位的 45 度角扇型配置,也使所有參與者都能夠聚焦於法庭上攻防,更有助於實踐證據裁判、公平審判的核心理念。除了法庭場域,用於討論案件的「多功能評議室」也進行改造,運用輕盈的色彩與軟性的材質,提供國民法官咖啡廳般的休息空間,減少流程進行中的不安感。 弧形法檯橫越整個審判活動區,形成良好的互動視野,讓參審者平等的參與審判(高雄地院)。   這次設計導入國民法官法庭的設計行動,讓嚴肅的司法領域有不同的樣貌。從民眾的角度出發,打造兼具美感與實用的新型國民法官法庭,希望讓每位參與的國民法官都能夠在這個地方,自在且自信的為正義發聲,落實司法參與的意義。未來也將由桃園、新竹、苗栗、彰化、橋頭、基隆、宜蘭等 7 所法院,繼續接棒完成國民法官法庭的改造挑戰。 國民法官休息室強調提供獨立休息空間的設計(南投地院)。   資料及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編輯」林慧慈

PUBLIC登陸紐約市 打造精品酒店全新定義

Interior 341

由「精品酒店之父」Ian Schrager 於 2017 年推出的酒店品牌 PUBLIC,本著「平民奢華」的創新理念,為行業帶來衝擊性改革。時至今日,「奢華」的定義不再受限於金錢、物質享受、地位象徵等俗套思維,而是講求體驗與感受。PUBLIC 與時俱進,致力推動新奢華主義,設計屬於所有人的奢華體驗。 入口立面。 儘管在新冠疫情下,PUBLIC 關閉了將近一年半的時間,期間仍不忘為酒店注入新活力,並於 2021 年 6 月以全新形象示人。除了提供基本的奢華住宿服務,各項設備更是經過精心設計,充分展現出品牌嶄新的創作理念。酒店設有多元的餐飲選擇,包括新開業餐廳 Popular、Cantina & Pisco Bar 、全新現代雞尾酒吧 BAR CHRYSTIE、多媒體空間 HOUSE OF X 及經過升級的快餐市集 LOUIS。以上餐廳均由屢獲殊榮的秘魯大廚 Diego Munoz 主理,他曾掌管世界 50 大最佳餐廳中排名第一的拉丁美洲餐廳,擁有豐富的料理經驗。   全新夜生活空間 飯店大廳。 不論是小酌怡情還是盡興歡暢,PUBLIC 都會是享受夜生活的絕佳去處。旗下 5 間酒吧性格定位鮮明,除了多樣性的餐飲服務外,截然不同的氣氛、情調、風格都能滿足各類客人的需求。其中 BAR CHRYSTIE 將年輕一代的潮流文化發揮得淋漓盡致,提供一系列精緻香檳及以珍罕烈酒製成、超越傳統的創意調酒。其前衛風格正好與酒店身處的紐約下東區(前身為貧民窟及住宅區)形成強烈對比,盡顯創辦人 Ian Schrager 的個人特色—將兩種看似互不相干的原素結合,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   盡顯優雅氣質的 BAR CHRYSTIE 著重溝通與交流,務求成為一個促進人與人之間聯繫的公共空間。非一般的大堂酒吧,讓客人放鬆身心之餘更加入玩味風格,靈感來自 1920 年代—正值雞尾酒興起的好萊塢黃金時代 ,同時向傳奇酒吧如巴黎麗茲酒店內的海明威酒吧及威尼斯著名哈利酒吧致敬。 HOUSE OF X 為一個劃時代多媒體空間,為客人帶來前所未有的夜生活體驗。由傳奇的 House of Yes 俱樂部團隊成員共同設立,目標成為新生代城市夜生活的嶄新地標及表現空間。 電梯區透過鏡面與燈光呈現奇幻視覺。  Schrager 表示,團隊致力將夜生活體驗昇華至另一境界,就如超越傳統馬戲表演的太陽馬戲(Cirque du Soleil)及全球知名戶外藝術活動「火人祭」(Burning Man)般帶來顛覆性的改變,提供一個多媒體、多元化、多感官的體驗,迎接史無前例的全新面貌。HOUSE OF X 結合表演藝術,盛載無限歡樂與驚喜。這亦是 Schrager 工作生涯中首次全權負責酒店旗下空間的一切設計工作,朦朧的燈光加上狂熱激情的前衛設計,為夜生活文化掀起新序幕。 Lounge Area   大眾化的奢華體驗 PUBLIC 力求進步及革新,與時俱進,永不停步。品牌企業及旗下酒店致力為客人提供最真摯、完美及刺激的體驗。本次重新開幕不僅空間硬體上升級,軟體與服務上更是呈現最奢華的體驗,以 PUBLIC SERVICE(公共服務)及 PUBLIC EXPERIENCE(公眾體驗)兩大主軸,實踐締造「屬於所有人的奢華體驗」的品牌承諾。為此,品牌特別設立 PUBLIC SERVICE 部門,能有效管理酒店內的一切營運工作,帶來更快捷方便的服務。透過卓越的團隊合作與現代科技的配合,令整個住宿旅程變得輕鬆愉快。 房間內部。   PUBLIC EXPERIENCE 則可謂 Schrager 40 年酒店事業中,繼引入「精品酒店」概念後另一巔峰之作。在現今社會,酒店不單是一個為旅客提供住宿服務的處所,更是一種感官體驗,就像劇院般呈現出嶄新的視覺效果及設計,從此不再乏味。酒店亦以精美的餐飲體驗、俱樂部及其他休閒活動迎接一眾本地及海外旅客,更重要的是締造一個「屬於所有人的奢華體驗」,結合現代科技令一切生活細節變得方便、快捷及舒適。PUBLIC EXPERIENCE(公眾體驗)讓客人以親民的價格享受最佳的設計、餐飲、娛樂、奢華服務及科技,是全球數一數二的精品酒店體驗。   Schrager 曾說:「真正的奢華不在乎物質,而是精神;不在乎物件的價值,而是個人的感受。」奢華體驗能提升生活節奏,令一切變得方便、快捷及舒適;同時營造家的感覺,讓客人感到賓至如歸,隨心所欲地做自己所想的事。奢華就是如此簡單,奢華屬於我們每一個人。 房間內部。   資料與圖片提供」PUBLIC 編輯」林慧慈

​Timmerfabriek Maastricht 古蹟再利用 為古城注入文化活血

Interior 341

本期《室內》介紹的荷蘭東南部大城馬斯垂克的工業廠房Timmerfabriek再利用案例,是工業廠房再利用話題的延燒。近年來陸續介紹過許多工業建築再利用的案例,無論是南非開普敦當代美術館Zeitz MOCAA、丹麥哥本哈根筒倉公寓住宅The Silo、英國倫敦老煤廠購物中心Coal Drops Yard,還是荷蘭境內的鐵路倉庫圖書館LocHal、倉庫住宅Pakhuismeesteren和Fenix I,大多數工業建築在停用多年後,都無法馬上得到更新利用,有的甚至一度遭拆除的威脅,主因都是改造建設充滿許多技術上的挑戰。 流行音樂廳輔助建築的北立面。攝影:Kim Zwarts 每座工業建築都有其特質和優缺點,原結構是否堅實?室內格局是否能配合新功能?每個環節都需要細密測量、謹慎設計,才能得到重新定義。在設計概念上,建築師們最關鍵的起點不外乎兩個立場:是要採取新舊大膽對比路線?還是謹慎保存古蹟原貌?   Timmerfabriek是荷蘭馬斯垂克的原陶器工廠倉庫,場域自19世紀以來就是軍事和工業基地。如今古蹟成功翻新,轉型為文化工廠。圖中是2019年新增建的流行音樂廳輔助建築。攝影:Kim Zwarts  項目簡介 業主」馬斯垂克市政府 總建築師」Maurer United Architects建築和城市景觀事務所 合作單位」BAM Bouw en Techniek、Consultancy Brekelmans、Ben Kok Acoustic Consulting  時代變遷的宿命  Timmerfabriek工廠建築群興建於1905年至1911年之間,曾是荷蘭皇家水晶和陶器工廠Koninklijke Sphinx的一部分,由工坊、倉庫、展覽室和發電站組成。誠如以往介紹過的工業古蹟再利用項目,廠房廢置不外於供需失衡、產業轉型、企業外移等因素,Timmerfabriek的命運也是如此,千禧年後,陶器工廠被芬蘭外資收買接管,生產線全部移轉到斯堪地那維亞半島,頓時,長達175年歷史的國寶級產業,及其曾是荷蘭境內首創的大規模工業廠房,就此走入歷史。 Timmerfabriek建築群規模龐大複雜,由工坊、倉庫、展覽室和發電站組成。除了北端的流行音樂廳輔助建築是新增部件,其他部分和現有元素盡可能保留或再利用。版權:MUA 閒置的廠房部分升級為國家級古蹟,部分則晉身市級古蹟,改造計劃進程歷經近20年的輾轉跋涉,並在經濟危機後浴火重生,終於在2019年全數完工,成為流行音樂廳Muziekgieterij和建築論壇Bureau Europa的新據點。  兩座表演廳的入場大廳。原倉庫結構得以完整保留,新開的天井使1、2樓之間有視覺互動,天窗的自然光也能進入底層空間深處。攝影:Kim Zwarts 閒置廠房浴火重生  原廠房的建築結構與風格粗糙豪邁,雖與馬斯垂克細膩典雅的城市面貌產生強烈的對比,但Timmerfabriek外強中寬的工業本性,完全符合席捲全球的古蹟翻新和文化工廠風潮。鋼骨結構開間寬敞,為未來新功能提供靈活性和大容量,配合城市對文化和休閒產業的需求,改造為文化工廠最適合不過! 音樂廳的入口大廳扮演建築內部定向與樞紐的重要角色,也是充滿活力的社交熱點。攝影:Harry Heuts 長型建築從原廠房中央的主入口分成南北兩大部分—朝北的部分原為二層樓的倉庫,轉型為流行音樂廳Muziekgrieterij,包括可容納1100席站位的大音樂廳和可容納350席站位的小音樂廳;朝南的部分原為陶器工廠的陳列室,如今轉型為建築論壇Bureau Europa的展覽廳。 在古蹟保存的立場上,建築師選擇謹慎修護原貌。斑駁的磚牆毫無修飾地保留下來,牆上的裂痕好似凍結在時光走廊裡。攝影:MUA 原建築內錯綜複雜的空間搭配音樂廳和建築論壇的輔助功能,細分成多個子項目,包括音樂廳的入口大廳、錄音室、排練室、衣帽間、辦公室等,新建築位於原廠房的北端,與大音樂廳相鄰,主要佈置後臺、化妝室、演職員出入口、卸貨口等,是流行音樂廳的輔助建築。  從 2 樓觀賞席欣賞流行音樂廳的舞臺。新元素一律以黑色標示。舞臺後方的大面積磚牆採用從其他倉庫回收的裸磚;舞臺也使用從拆遷的籃球館回收的木地板。攝影師:MUA 可容納1100席站位的流行音樂廳。原倉庫建築開間寬敞,滿足新時代演出形式和樂團編制的需要。攝影:Kim Zwarts  新舊元素相輔相成 在保存與創新的取決上,建築師認為設計宗旨應在修護古蹟、致力新舊融合,而非突顯對比。原建築的現有元素在最大程度上得以保留或再利用,微調和改善也在最謹慎求真的態度下執行;新元素則以黑色部件標示,並採用木材、鋼鐵等質樸的材料,以輔佐原建築的底蘊。 Timmerfabriek寬敞的鋼骨結構,為熱門音樂廳提供靈活性和大開間,非常適合改造成新時代的文化工廠!攝影:Harry Heuts 例如,斑駁的磚牆毫不修飾地原汁原味的保留下來,與新注入的混凝土地板和精準簡潔的黑色鋼元素融合成新整體,細部修復也令人有時光停駐的錯覺,磚牆上的裂痕、風化的痕跡、褪色脫落的壁紙、破損的 洗臉盆和使用多年的儲物櫃都保存在上個世紀的時光走廊裡,完全沒有刻意修飾的意圖。2樓頂上帶有燈條的棚屋屋頂也是倉庫的典型特徵,改建設計在2樓樓板部分開口,為底層引入充足的自然;光窗戶在舊鋼框架中添加三層玻璃,不但增加 絕緣值、確保室內恆溫,同時保障室內採光。 可容納350席站位的流行音樂廳。攝影:Harry Heuts 為符合流行音樂廳的需要,原倉庫局部深化滿足高度要求,原建築鋼結構的脈絡得以完全保存延用。攝影:Kim Zwarts 為符合新用途的需要,底層小面積局部深化滿足高度要求,但絕不影響原建築鋼結構的脈絡,除了原建築元素生命的延續,高效再利用市區內其它建物的回收建材也是本案的一大亮點,例如,從當地拆除的倉庫建築所回收的磚和木樑等建材得到新用途;拆遷的體育館木地板也被成功重新使用於兩座舞臺。  新建築位於原廠房的北端,由長廊和樓梯與大音樂廳相連,是流行音樂廳的輔助建築。攝影:Kim Zwarts 小音樂廳和入口大廳的2樓佈置排練室及音樂家的社交空間。長形帶天窗的棚屋屋頂是典型的倉庫特徵,在新隔溫建材的輔助下,延續新生命。攝影:MUA 結合新時代生活社會經濟需求的文化活血  Timmerfabriek綜合體為工業區再利用的案例另添一項佳作,承續西歐文化遺產保存傳統,修復古建築的同時,不但彰顯原建築的風貌,重現過往歷史文化和生活場域,也引進新元素輔佐老建築的重生,為古蹟重啓新生命。 倉庫南端原為陶器工廠的陳列室,如今轉型為建築論壇Bureau Europa的展覽廳。攝影:MUA 原建築謹慎細心地保留下來,歲月的痕跡與風華得以完全呈現,新舊部件成功地融合成整體,彼此襯托更現風采,使一度廢棄的歷史古蹟重新洗練成新傑作,除了硬體的整修和增建,也結合新時代生活文化與社會經濟的需求,工業古蹟注入文化活血,為臨近尚待開發的新住宅和辦公綜合機能區增添經濟和社會價值。  不同年代的建設痕跡難免彼此碰撞衝擊,在求真的態度下,謹慎地保存下來。攝影:MUA  褪色脫落的壁紙和豐富的歲月痕跡為老建築增添韻味。攝影:MUA  圖片提供和版權」Maurer United Architects 建築和城市景觀事務所 撰文」朱瑄文 Shiuan-Wen Chu 

柏成設計Bloom Chair 神戶牛皮戶外單椅

Interior 340

柏成設計攜手日本 Kobe Leather 神戶牛皮協會,打造出如花開般的「Bloom Chair」戶外單椅,在環保、不浪費的前提下,兼具美觀與輕盈、方便收納,提供人們另一種享受生活的方法。 攝影:許立忠 lillysixpic  這場夢幻合作始於 3 年前,神戶牛皮協會及 Kyosyu 先生來台拜訪,提出以神戶牛皮製作戶外家具的構想。由於疫情影響,人們越來越長時間待在家中,假日則移往郊區,戶外家具市場隨之增長。而神戶牛肉為世界知名的高級肉品,其皮革卻未引起關注並善用,多數都被棄置浪費。但他們發現,由於神戶氣候暖和,皮革相對較薄,且纖維量不變,使得神戶牛皮更加結實,在經過專門技術處理後,更達到可於戶外使用的耐用度。   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如花般開闔的皮革座椅 設計以「Bloom」概念發想,設計師添入台灣街頭常見的燈籠、紅鳳梨彩球元素,不使用硬性結構固定皮革,而是以皮革作為結構本身,滿足戶外家具需方便移動的特性,網格狀結構不僅減輕重量(不含底座僅有 10 公斤),更避免了下雨時坐墊部分積水的困擾。最終成品就如同一朵花般,開闔一如綻放,折疊起來便可以輕便地帶走,甚至上飛機到世界各地,遍地開花。 攝影:許立忠 lillysixpic    Bloom Chair 每一個部分都使用了傳統的工藝與最新科技,除了特殊的牛皮加工技術,更仰賴數學運算、3D 列印等,加上日本的極致工藝,完整呈現原始設計理念,實木底座也同時呈現了傳統木工的價值。同時設計師運用大量的時間確保皮革的彈性,細究牛皮的纖維方向,以保留座椅的形狀完整和舒適度,維持高檔皮革的韌性和觸感。   在疫情下合作並不容易,但柏成設計與 Kobe Leather 經過 2 年密集地視訊會議、互相郵寄原型及樣品,更與百年工藝家具製造商永田良介(Taisuke Nagata)及日本皮匠職人片山喜市郎(Kiichiro Katayama)合作,將稀有的神戶牛皮革經過特殊鞣製,經歷無數次的實驗與測試後完成本次令人驚豔的作品。 攝影:許立忠 lillysixpic    新世代的設計 設計師提到,Bloom Chair 主要為新世代而設計,除了注重環保永續,盡可能避免資源浪費、減少包裝,人們的工作型態與生活模式亦更加多元,因此可隨身攜帶到世界各處的舒適單椅十分重要,無論是都會中的住家、鄉村度假別墅、擁抱自然的露營地,甚至在海邊悠閒地聽著浪潮聲,Bloom 為各種場合提供最佳的私人空間,提供人們另一種享受生活的方法,創造全新戶外家具歷史里程碑。 攝影:Kyosyu Mizohata   由於材料源頭的神戶牛每年產量有限,Bloom Chair 預計每年僅能製作 10 張左右,下單到發貨更預計需一年之久:其中皮革的染色和鞣製便需 3 個月,加上後續的加工及組裝,整個生產至少需要半年。目前正在持續做細部調整,預計於 2 月於永田良介商店開放購買,售價為 30,000 美元,單椅皆為客製化製作,客戶在下單時可以選擇皮革與木材漆的顏色。   Bloom Chair 接下來將於 2 月 8 日至 10 日於東京國際展示場的「東京春季禮品展 LIVING&DESIGN」展出實體,台灣民眾不用擔心無法親身體驗,日本方正在與台灣經銷商洽談,十分希望能將本次日台合作的夢幻成果帶到台灣大眾眼前。柏成設計亦表示,期待後續能嘗試更多不同的設計領域,進一步推動其充滿挑戰與創新的設計理念。 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資料與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撰文」林慧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