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ior
346
伊維薩島六善酒店The Beach Caves正式開幕
位處西班牙外海的伊維薩島(Eivissa),是著名的旅遊景點,而全球頂級度假村品牌Six Senses的伊維薩島六善酒店The Beach Caves於今年5月正式開幕,帶來獨特精緻的美食、音樂及休閒娛樂體驗。 The Beach Caves由伊維薩島六善酒店擁有人兼發展商Jonathan Leitersdorf與酒店業界先驅Ben Pundole聯手打造,坐落於海濱地段,俯瞰Xarraca灣,酒店內的餐廳及酒吧善用當地食材,獨具拉丁美洲色彩。除此之外更設有一個私人用餐室、地下酒吧、夜生活場所、設備先進的錄音室、六間坐擁伊維薩島著名日落景觀並與地中海相連結的精緻The Beach Caves套房,以及即將開放的零售空間和畫廊。 以音樂、社區及節慶為主軸的The Beach Caves散發著濃厚的巴利阿里群島色彩,宣揚伊維薩島的獨特文化。團隊與多個藝術及表演單位合作,共同制定島內獨一無二的年度文化節目,其中包括現場音樂表演、藝術裝置、藝術家駐地計劃及一系列講座及工作坊,開放予酒店賓客及島民參與,增強社區凝聚力。 皇家洞穴套房 皇家洞穴套房。 設計靈感來自伊維薩島自由奔放、零負擔的島嶼文化及民俗節慶,在能夠俯瞰一片汪洋大海的寬敞房內中布局了一張特大床鋪、大型浴缸、完整吧檯及戶外浴缸。 房內設有吧檯機能。並力求打破室內外界線,提供旅客悠閒時光。 套房設計旨在打破室內外的界線,讓旅客享受宛如身處於島嶼中隱居的寧靜放鬆,同時也能深切感受伊維薩島獨有的熱情活力。 洞穴套房 洞穴套房。融合奢華與簡約現代風格。 套房裡的睡眠空間設有一張簡約的特大床鋪,另外也規劃了靠近水邊的大型戶外露台,可飽覽一望無際的海灣景色,讓人遠離喧囂,感受舒適愜意的氣息。 大型戶外露台將海灣景色盡收眼底。 整體調性在奢華中帶有現代風格,企圖強化海洋與旅客的連結。 The Beach Caves Restaurant & Terrace 餐廳一隅。由藝術家Carlito Dalceggio創作的壁畫是空間一大亮點。 Ben Pundole所推祟的全新飲食概念靈感源自秘魯及墨西哥的拉丁美洲風味,採用本地時令食材,向珍貴的地中海資源致敬。餐廳設有108個座位及可飽覽Xarraca灣的海濱露台,供應一系列招牌菜式佐雞尾酒與天然有機葡萄酒;其隱蔽的私人用餐室最多可容納18位賓客,適合舉辦團體聚餐。 具隱私性的私人用餐室。 用餐區內另一個設計設計亮點,為現代藝術家Carlito Dalceggio所創作的落地壁畫。他的創作橫跨繪畫、雕塑、物品及表演作品多個領域,並遍佈墨西哥城及曼谷等全球多地,此次作品命名為「The Assembly of Free Spirits」(La Asamblea de los Espíritus Libres),在現今社會中宣揚自由與和平。 The Beach Caves酒吧 酒吧環境。 由屢獲殊榮的調酒專家Davide Segat主理,他曾擔任全球艾迪遜酒店及倫敦NoMad酒店酒吧總監一職,憑著其大膽創新的思維,將島內各款獨特食材及口味融入雞尾酒中,呈現天然純粹的風貌。 The Recording Studio 設備齊全豐富的錄音室。 The Beach Caves更備有一間錄音室,具有一系列用於音樂製作、混音及錄音的工具設備,加上經驗豐富的內部工程師助陣,可以籌劃多項創意合作。而由巴塞隆納藝術家兼設計師Lydia Delgado與Fabre I Fauquie Studio聯手打造的夜生活場所The Xarraca Room,則是六善酒店內音樂和藝術活動的核心區域,精選不同特色的藝術品及裝飾,帶領旅客走進夢幻神秘的國度。 資料及圖片提供」伊維薩島六善酒店The Beach Caves、PURPLE 編輯」陳映蓁
Interior 346
台灣水果塔專門店 Ponpie 全新店鋪「Ponpie Life」落腳新北永和。創立於 2013 年 Ponpie,自板橋本店起家,深入台灣各地水果產區,以符合時節、當季盛產的鮮甜為靈感,將源於歐洲的派和塔,創作出富有島嶼特色的獨家風味,成為甜點飲食圈中純樸,同時又無法忽視的存在。 以「春日的風」為概念,打造以台味為基底的台法混融空間。 Ponpie 是台語「豐盛」的意思,希望讓大眾感受手作甜點的溫度,並傳達心的溫暖。近年 Ponpie 逐漸擴展店舖版圖,去年選址在熱鬧的台北大安區開設了第二家分店「Ponpie Home」;而在今年的 6 月,即將滿十年之際,規劃全新的外帶店鋪「Ponpie Life」,在寧靜的永和巷弄中,將為大眾帶來新的甜品選擇與休憩場域。 坐落於永和巷弄中的Ponpie Life。 空間由質型設計操刀規劃。設計團隊觀察到,品牌與台灣土地之間的深厚連結,順應自然,同時尊重自然,更將農人的故事延伸到甜品之中,質樸且深具人文意涵。在初訪空間後,設計團隊決定以電影《小森食光》的調性為靈感,將「春日的風」作為設計核心。 希望能成為一個「創造生活更多可能」的複合式空間。 店舖位於公寓 1 樓,推開第一層鐵門,即可看見設計團隊保留下來白綠相間、視覺搶眼的大理石地板,石磚地板一路延伸至室內空間,連貫視覺與動線;並藉地板遺留的水泥裝修痕跡、戶外座位與植栽的清水模造景,凸顯品牌順應自然的精神。 店舖位於公寓1樓,推開第一道鐵門進入庭院後,迎接第二道實木門。 不僅如此,設計團隊還將風的意象貫穿在硬體之中。從庭園內的清水模造景到貫穿室內的木製櫃檯,皆以不規則曲線蜿蜒於空間之中,營造舒服自在又俐落的姿態。櫃檯後方懸掛著數片原色棉麻大布廉,除了具有隔絕內外場、讓空間色調更乾淨的功能,更在自然風吹入室內時能輕輕隨之舞動,加深對於風的想像。 圓弧曲線的水泥平台。 Ponpie 與土地、農人之間深刻連結的特色,則被設計團隊以十分有巧思的方式呈現。細看木製櫃檯邊緣處ㄧ階又一階的細節,從頭一路延伸到底,其實是源自等高線的靈感,在彎曲疏密之中看見山谷和山頂,增添想像。 以等高線為靈感的木製櫃檯。 Ponpie Life 不僅是一間甜點外帶店,品牌更希望能成為一個「創造生活更多可能」的複合式空間。在幽靜巷弄裡透過一層又一層地深入探索,如同一處世外桃源,能短暫隔絕外界。 攜手「火山花店」花藝師小安規劃空間中植栽景觀。 為了營造大自然的氛圍,質型設計攜手「火山花店」花藝師小安規劃空間中植栽景觀。庭園以氣質優雅的燈秤樹作為主體,一旁有白色鳶尾花輕輕妝點;室內則有彷彿與木製櫃檯融為一體的棕梠竹,呈現綠意與木在此相互依賴,共融且共同生長的空間。 貫穿室內的木製櫃檯,以不規則曲線蜿蜒於空間之中,營造舒服自在又俐落的姿態。 PONPIE LIFE 地址」新北市永和區福和路263巷24號1樓 營業時間」12:00~19:30 資料及圖片提供」質型設計 STRAIGHT Design 編輯」歐陽青昀
Interior 346
回顧《室內》338 期「從自然啟思」的封面,一座以蜂巢為核心語彙,在五感並享之中,領人深入品飲儀式,參與一場奇幻的感官旅程的 Bar Pun,是由覺知造所創辦人胡廷璋設計師操刀設計。 隱身暗巷的BAR PUN是一座以感官體驗為主的餐酒空間。 隱身暗巷的 BAR PUN 是一座以感官體驗為主的餐酒空間,自 2017 年成立至今,憑藉其饒富 20 年代美國實施禁酒令時期,需要輕聲細語破解暗號得以進入酒吧的神秘樂趣、勇敢推開黑色大門後充滿感官體驗的虛實氛圍、以及完美融合酒精與香氣的迷人調飲,吸引眾多都會男女循香朝聖,讓 BAR PUN 儼然成為台北 Speakeasy Bar 的代名詞。 全新VIP香氣殿堂「NEST琥珀蜂巢。 PUN 是台語的「蜂」也是「香」,是品牌 LOGO 為蜜蜂的由來,同時也代表 BAR PUN 的雞尾酒融合了與香氣有關的體驗與概念,今年 7 月以店中店的概念打造全新 VIP 香氣殿堂「NEST 琥珀蜂巢」。 NEST巢是PUN的前傳,是所有故事的源頭也是藴育香氣精華的秘密基地。 BAR PUN 主理人 Lester 表示,從開店至今,對於此空間的運用一直保有想法,歷經五年的沉澱後,終於著手打造出他理想中的樣貌。NEST 巢是 PUN 的前傳,是所有故事的源頭也是藴育香氣精華的秘密基地,必須透過一枚只有 VIP 才能擁有的入場硬幣,才得以進入神聖的蜂巢中心「NEST 琥珀蜂巢」。 專業調酒師化身夜裡的吟遊詩人登場。 從 PUN 進入 NEST 為突顯品飲流程的儀式感、將品牌精神視覺化,設計師擷取了蜂巢裡最小的單元符號「六角形」作為核心意象,並運用此元素貫穿整體空間。而蜂巢概念也被整合為空間裡的裝置藝術,使用纖維紙與六角鐵網的皺褶塑型出一座蜂巢,詮釋兩層含義,其一是波浪造型猶如停格的裊裊輕煙,具象呈現「NEST 琥珀蜂巢」時,感官之中香氣的具現化。其二,也隱喻著此處凝香成巢後,蜜蜂逐香成群的「歸處」,象徵身處其中的賓客猶如回家般自在。 蜂巢元素貫穿整體空間。 此外,蜂巢內部還結合感應式的燈光呼吸系統,巢面能隨著音樂節奏、交談聲響、器皿碰撞聲而透出緩變的光色,隨著桌板鏡面材質映射的流動倒影。兩座獨立的蜂巢吧檯,至多服務12位賓客的精巧空間,多了視覺的延伸感,營造出充滿生命力的氛圍。 使用纖維紙與六角鐵網的皺褶塑型出一座蜂巢。 進入「NEST 琥珀蜂巢」之後,一段奇幻的沉浸式感官之旅正等待賓客來解鎖,入座後首先由天花板蜂巢所營造的情境式聲效與燈光迎賓,引領賓客轉換心境準備進入故事情節,接著由專業調酒師化身夜裡的吟遊詩人登場,正式揭開故事篇章。 獨立的蜂巢吧檯,多了視覺的延伸感,營造出充滿生命力的氛圍。 雨的四個章節 第一季的故事共有四個章節,分別是:「初雨」、「雷雨」、「獨雨」、「雨後」,每個章節均由吟遊詩人導讀一段詩作為開場,隨後即以優雅的姿態調製出各章節詮釋的感官雞尾酒。 初雨 Invisible Light 雷雨 Dreaming Like A Savage 捨棄傳統吧台常以一道高檯劃分調酒師與賓客界線的設計,讓每位賓客都能近距離觀賞充滿儀式感的調酒動態,享受光影互動裝置帶來的震撼與感動,專注感受一場磅礡史詩般,前所未有的沉浸式感官雞尾酒宇宙,喚醒深藏在靈魂深處中的悸動。 獨雨 If The Tree Falls 雨後 Another Morning Comes NEST 琥珀蜂巢 時間」 週三至週六 19:30-22:00(非VIP訂位採預約制) 地點」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四段378巷5號 電話」 (02) 2700-5000 感官雞尾酒訂價」$2,680 資料及圖片提供」BAR PUN 編輯」歐陽青昀
Interior 346
由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與大衛‧希艾萊特(David Gianotten)領軍的荷蘭 OMA 建築事務所設計的台北表演藝術中心,歷時十年的時間,在 3 月啟動試營運後,已在 7 月份正式啟用。 全新員工制服邀請到國際級的設計師—周裕穎操刀設計。作為台灣第一位獲選進入紐約官方時裝周的設計師品牌,並有 17 年制服設計經歷,周裕穎用時尚重新演繹建築。 巧妙運用方塊、球型與幾何線條打造自由、奔放的當代時尚制服。 這次為備受各界矚目的全台新地標「台北表演藝術中心」設計全新制服,周裕穎表示:「北藝中心被 CNN 評選為全球最具變革性的 8 大建築之一,能與普立茲克獎得主跨界交流非常榮幸,這次在制服細節中加入許多呼應『開創性建築外觀』及『反向性劇場空間』等大師設計概念的巧思,打造顛覆既有框架的當代時尚制服。」 全系列制服採用「大愛感恩科技」回收寶特瓶紗打造而成的永續環保布料製成,不只永續、更兼具防皺、透氣、親膚等特殊機能。 呼應獨特的「劇場魔術方塊」與「銀色巨型球劇場」建築外觀,周裕穎巧妙運用方塊、球型與幾何線條打造自由、奔放的當代時尚制服;此外,全系列制服採用「大愛感恩科技」回收寶特瓶紗打造而成的永續環保布料製成,不只永續、更兼具防皺、透氣、親膚等特殊機能。 選用「北藝藍」Panton 646色號作為主色系,搭配不同深淺的大面積印數位印花,融入結構性的立體剪裁,讓視覺具有層次、更加活潑。 時尚兼具機能 本次制服設計,周裕穎選用由 OMA 事務所特別指定「北藝藍」Panton 646 色號作為主色系,搭配不同深淺的大面積印數位印花,融入結構性的立體剪裁,讓視覺具有層次、更加活潑,並顛覆大眾對制服的傳統印象。 制服工作包呼應建築獨特的「劇場魔術方塊」與「銀色巨型球劇場」外觀,以人造皮革製成,完整復刻北藝球體建築特色線條。 為讓工作人員在活動時更加輕鬆自在,他以連肩袖版型設計的長袖制服方便活動,前片覆蓋式設計跳脫既有襯衫版型,也能讓女性工作人員穿著襯衫時避免曝光,肩上的銀色拉鍊不僅方便穿脫,同時也呼應銀色球型建築外觀及場館內的 Disco Ball 元素;以四面彈性布料打造的錐形褲搭配後腰鬆緊設計,無身形上的限制,壓褶線條讓剪裁更加立體修長;特別的是,口袋設計除了一般褲款前後口袋,另外向外疊加製成「活片口袋」,呼應北藝部分建築結構外現的美感設計,整體制服共有 6 格口袋收納,機能性十足。 無領式 Bomber Jacket,搭配可調整腰身的雙側調節釦,穿著時尚俐落。 肩背包復刻「迷你球劇場」 為方便工作人員收納各項用具,周裕穎也打造吸睛的時尚配件「迷你球劇場兩用肩背包」,可作側背包及腰包兩種配戴方式。採用可自動分解的黑色環保皮革;內層容量充足可收納對講機,外側夾層則以銀色金屬皮革及車線,復刻迷你版球劇場外觀,可分層收納識別證、零錢、悠遊卡、筆具等小型物品,高機能性深受員工喜愛! 以連肩袖版型設計的長袖制服方便活動,前片覆蓋式設計跳脫既有襯衫版型。 制服外搭的夾克及雨衣也別具巧思,戶外防風防雨的斗篷雨衣,以方正剪裁結合視覺識別 CI 圓形數位印花,斜開拉鍊展現建築內部的不對稱空間;連帽處則將建築經典的「參觀回路」橘與「北藝藍」外層連帽設計合而為一,在戶外可將內層拉鍊拉上成為擋風立領,橘色系的選用,讓工作人員即使在夜間也能方便識別;胸前的大型收納口袋設計,可容納 A4 尺寸文件夾板,兼具實用性。 外防風防雨的斗篷雨衣,以方正剪裁結合視覺識別CI圓形數位印花,斜開拉鍊展現建築內部的不對稱空間。 正職制服外搭的無領式 Bomber Jacket,搭配可調整腰身的雙側調節釦,穿著時尚俐落,看似素雅的外套,結合許多周裕穎幽默風趣的細膩巧思,螺紋袖口及領口點綴的「香檳金色」,象徵周圍「士林夜市」燈火通明;外套上的「反向方形口袋」則代表北藝中心反向箱型劇場組合的趣味性。 未來希望能夠量產開賣「迷你球劇場兩用肩背包」 。 3 大國際級設計師透過建築與時尚的國際交流激盪,深藏實驗趣味,也讓全台關注的新地標更具話題性! 資料及圖片提供」JUST IN XX 編輯」歐陽青昀
Interior 345
從1989年由台北仁愛路圓環的人文藝術書店開始,誠品至今已33年,共有44個據點。誠品不單是一間書店,轉型為一涵蓋書店、畫廊、展演、商場、餐飲、藝文旅館、物流等以文化活動為基底的複合式文創平台 誠品堅持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的經營理念,憑藉著專業、獨特品味、多元通路、和文化創意活動平台的整合經營能力及創新經營模式,轉型為一涵蓋書店、畫廊、展演、商場、餐飲、藝文旅館、物流等以文化活動為基底的複合式文創平台,運用「人、活動、空間、商品、服務」為核心元素,成功構建多元的活動、多元的空間、多元的文化,以及多元精采的市民參與。 獨棟Villa Garden風格書店「誠品生活時光板橋三民店」。 相信大家對於誠品書店都不陌生,然而有別於過往位於商業精華地段或百貨購物中心的誠品,誠品於去年開創了社區店「誠品生活時光 eslite me-time」新品牌,將深入全台社區與鄉鎮,成為陪伴居民連結內在力量的朋友;「誠品生活時光 eslite me-time」期待能成為城市社區文化中心,也是大家散步可到、汲取生活靈感放鬆身心靈的地方。 獨棟Villa Garden風格書店「誠品生活時光板橋三民店」。 繼2021年10月,首家社區店「誠品生活時光eslite me-time」內湖瑞光店開幕後,今年7月「誠品生活時光 eslite me-time」2號店在新北市板橋登場。這棟Villa Garden書店,入口處規劃綠意庭院,可放鬆聊天,或看著孩子、寵物玩耍遊戲,一整排的木製階梯座椅提供民眾自在閱讀或發呆休憩;整作以木質窗框設計搭配白色外牆,其中書店內的度假感餐飲空間TEA ROOM設計也令人驚喜! 誠品生活時光日日有新書、週週規畫讀書會、講座或手作體驗。 TEA ROOM設置藤椅、沙發等共65席座位,除了開放式空間也提供半開放式包廂座位,藉由米白色簾幕區隔出獨立的私人用餐區域,並有能望向庭院的大面採光窗景,營造滿滿的度假氛圍,不管是享用咖啡、飲品、餐點或是甜品,能度過悠閒的me time時光。 度假感餐飲空間TEA ROOM。 誠品生活時光也將藝術作品帶入生活,策展空間展出入圍義大利波隆那插畫展畫家阿力金吉兒情感豐沛的油畫創作「去遠方:聖塔菲印象」,將她赴北美旅遊的印象鮮活記錄,系列創作民眾亦可下訂帶回家。「虛擬貨架」串聯誠品線上百萬件書籍及選品,下訂最快隔日即可到店,即時滿足需求。 阿力金吉兒「去遠方:聖塔菲印象」。 「虛擬貨架」串聯誠品線上百萬件書籍及選品。 邀請大家一同走進這棟獨棟Villa Garden書店,在挑高的室內空間中,隨手選取一本好書,於窗邊閱讀區靜心閱讀、享受陽光灑落的愜意。除了日日有新書、週週規劃讀書會、講座或手作體驗,未來將不定期舉辦市集,適合全家大小前來走走。 誠品生活時光 板橋三民店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三民路一段129號 營業時間」10:00~21:00 資料及圖片提供」誠品 編輯」歐陽青昀
Interior 345
澎湖第三漁港「澎湖車船處交通船馬公候船室」(澎湖南海候船室)作為離島海運的重要一環,是在地人以及旅客來往七美和望安的轉運樞紐。本次改造由交通部航港局與台灣設計研究院共同合作,在藍色公路的計畫之下,承擔起導入美學改造的首發場站,並邀請UPGA瓦建國際設計有限公司、博瀚設計工作室、本質設計顧問有限公司等設計團隊,共同為澎湖南海候船室進行改造。 改造前入口門面。入口意象不明。 改造後入口。明亮感大幅提升。 利用設計重塑候船室之輪廓 2009年興建完成的澎湖南海候船室,完工13年來不曾有較大改變,經過設計團對針對空間、乘船體驗及購票服務流程調查研究後,共列出11處服務痛點,其中包含:指標不清楚、購票資訊零散、排隊動線衝突等問題。 候船室大廳(改造前)。 候船室大廳(改造後)。藉由地面色塊,引領民眾的排隊動線。 團隊透過使用行為分析、梳理分類航班、票務、公告等資訊,決定採用強化電子顯示器與公佈欄,讓原本到處補丁式張貼資訊,不再干擾民眾視覺;同時藉由地面色塊,作為排隊的指引,讓民眾在購票時可直覺找到路線,減少來回走動的機會,更降低動線衝突。 室內的天地壁皆採用白色系,更易於引入窗外海景。 至於建築外觀採用減法設計,將原有的滯水池移除,重新規劃為休憩平台,並將候船室招牌移至明顯位置,而外觀顏色則調整為白色系,用以提升入口的明亮感。室內空間保留原建物挑高及中軸線聚焦的特色,同樣以白色系為主,不僅跳脫以往的陰暗色彩,更可突顯整體空間的溫暖調性。 原售票服務台。缺乏統整,四處張貼資訊。 售票服務台則以澎湖著名的玄武岩作為發想,採用灰色塗裝,除讓售票處更為明顯外,也與純白空間相呼應,此外,亦整合了服務鈴高度、貼附點字標示等,以便於無障礙需求者的使用;廁所增設行李鎖,方便旅客攜帶大件行李時使用。 改造後的售票服務台。以玄武岩為靈感,藉由電子顯示、窗貼、公告欄,讓資訊易於閱讀。 結合優質軟件,增添在地風貌 而國內優質家用品牌NakNak打造出的海廢座椅,是整個候船室裡最重要的亮點之一。椅面建材是從台灣海域蒐集超過7萬個回收寶特瓶(PET),疊起的高度相當於30棟台北101大樓,接著摻入回收蚵殼粉、保麗龍等材料再製,成為循環建材;接近淺木色的色調替空間增添了溫潤度。 利用回收海廢塑膠打造的永續設計座椅。 簡潔俐落的座椅從尺度、弧度、結構設計等面向,均考量人體工學,椅架下方能輕易擺放大型行李,不僅美觀也兼具實用性,簡約的設計讓海廢座椅更加貼近民眾需求,也呈現了在地化特色。 透過顏色和設施,大幅改善廁所的舒適度。 台灣四面環海,永續的海洋政策正是政府努力的目標之一,因此藍色公路十年整體發展規劃更為重要,設研院提出以「Taiwan Hi」為主軸的藍色公路品牌,並針對全台灣不同等級的港口空間進行調查和研究;除南海候船室之外,未來也會將設計延伸應用至船票、航運工具、船舶指標、禮贈品。 夜景中的澎湖南海候船室。 在候船室完工後,當地居民反饋:「買票和窗口動態螢幕資訊顯示,比以前清晰許多,同時排隊路線也較清楚」。透過設計力的改造,不僅扭轉民眾對候船室的傳統印象,更彰顯出設計帶來的影響力。設研院期許透過更多的藍色公路設計,為我國的海洋運輸開創出更多的美學篇章。 資料及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編輯」陳映蓁
Interior 345
TRENDS櫥窗展示。 你喜歡蛋嗎?喜歡什麼樣的蛋?這是吃早餐時常有的日常,但是透過藝術,日常可以變得不尋常。藝術家Julia Hung洪郁雯應時尚選品店TRENDS邀約規劃藝術櫥窗,便以「蛋」作為主角,創造了是蛋不是蛋、是桌也不是桌的立體雕塑,名為「蛋也?」,重點在於鼓勵大家不要將日常視為平常,而是勇敢探索各種可能。 Julia Hung 洪郁雯 洪郁雯1986年生於台北,曾於加拿大、瑞士攻讀藝術,自小旅居各國,受多元文化薰陶。作品多運用豐富的色彩,從藝術中找尋身為人的使命與意義,2017年曾入選日內瓦「New Heads - Fondation BNP Paribas Art Awards」、被瑞士重要藝廊Artvera’s以及私人藏家收藏,並於台灣舉辦個展,也受邀至歐洲等地參展,為近期國際備受矚目的新銳藝術家。 全新雕塑系列「蛋也?」 Julia Hung洪郁雯以銅線編織的立體創作廣為人知,她把兒時跟外祖母學過的編織工藝與銅線結合,當燈光照射時,散發出如海浪波光粼粼之效果,被譽為療癒系藝術,甚至有餐廳特別以此為主軸規劃室內空間。 歷年作品:水之彩-彩漆銅線(2021)。 「蛋也?」是Julia放下銅線編織的最新創作,花費整整一年時間形塑「蛋也?」的造型,「大家看的時候可能會懷疑這不是同一個藝術家,但了解概念後,就會發現總有一個脈絡在。」Julia表示在銅線編織上主要陳述心靈平衡,「銅線編織的雕塑是一體兩面的限制與自由,銅線編織雕塑看起來很自由浮在空中,其實是靠著限制才有這些自由的形體,因為我編織時等於把它束縛在一起,我慢慢體會到人生很多事情就是如此。『蛋也?』也是,當時我想追求一個真相,到後來發現沒有確切的真相,最後得到的結論都是在追求一種平衡。」 「蛋也?」(螢光黃)局部照。 「蛋也?」看似最新創作,事實上整個意念是Julia還在瑞士攻讀藝術時就已醞釀。當時的她,受到「假蛋製作」新聞的衝擊,對於人造雞蛋的作法和原由產生大量好奇心,因此耗費近整年研究整個製蛋的「藝術」。 TRENDS櫥窗展示細節。 「我以前覺得人生要懷疑一切,要探索每件事情的真假,一研究蛋後發現蛋黃不是我們平常吃的那個顏色,就開始用蛋黃顏色查了很多跟黃色有關的冷門故事」,Julia並將整個研究過程製作成藝術書籍,翻開書頁等同紙上藝術展。而最後,她也悟出假蛋其實就是人造物,某種程度上也算是工業與科學的展現。人們總是追求真相,有時候真相並不能單純用真假定論,因此埋下這次「蛋也?」的創作動機。 TRENDS櫥窗展示。 限量的「蛋也?」桌 此次陳列的蛋桌共有桃紅、粉紅、螢光黃、霧黑四種顏色,每種顏色僅限量8個版次,每張蛋桌下都刻有編號,售價188,000元。2022年7月17日前於微風信義的TRENDS藝術櫥窗展出,同時,Julia也在現場埋下了一些互動機關。 AR擴增實境體驗。 Julia是個好奇的人,常喜歡問別人奇怪的問題,「蛋也?」是她想問觀者喜歡吃什麼樣的蛋?同時,她更希望觀者看完,思考自己為什麼喜歡吃這樣的蛋。「跟人生中很多事情一樣,我們從小到大被社會、教育、家庭灌輸一些想法,如果不去思考,就不會了解這些是自己的想法?還是別人的意念?」因此Julia整合了動畫與擴增實境,只要站在櫥窗前拿手機對著一片藝術牆,就有一系列的互動,用最可愛的方式,引領各位思考這些日常究竟是怎麼的不尋常。 資料及圖片提供」JuJu Atelier 編輯」陳映蓁
Interior 345
「從不起眼的退役材料裡,看見再造重生的潛力;用挑剔的眼光審視設計,為環境盡一份心力。」是以循環經濟追求環境永續實踐的台電文創秉持的理念。台電文創的商品皆是使用回收而來的循環經濟材料為基礎,經過解構、重組,再次賦予它們新的生命與價值;若你仔細探究會發現,這些都不是單純的回收材料,它們都曾經在發電和供電過程裡,盡過一份心力。 瀰漫「台電風」的台電老屋 今年暑假,台電文創開啟過去從未嘗試過的型態,透過「潮電 POP-UP Store」主題快閃店,嘗試用空間形式來與大眾對話。快閃店地點選在位於潮州街、曾獲得iF Design Award肯定的貳房苑LivinGreen,並由雙好2byWu&Chen主理規劃。 這棟墨綠色磁磚搭建成的獨特老屋,其實對於台電文創來說,還有另一層重要意義—它是一棟所有權屬於台電的建物。雙好2byWu&Chen善用空間特色,將結合復古與時尚的餐飲空間、元素間的深厚淵源,透過故事性的組合賦予其新的設計風貌。 空間中,大量應用從台電人員工作現場所擷取的色彩密碼,讓原本即是台電老屋的建築空間中濔漫著「台電風」。設計團隊表示這個計畫的起點,是一次參訪台電倉庫的機會,當時他們的目光被裡面各種未經修飾卻非常吸引人的色彩吸引,而這些色彩都轉變成日月潭底泥計劃的重要元素。 快閃店的進門處即延續此計劃主題,將放大版人孔蓋杯墊掛置在牆上,開啟設計主軸,同時作為商品的展示空間,搭配室內霓虹風格色調與電子音樂,顯得潮流感十足。 讓「台電生活」成為「台電體驗」 雙好團隊同時也是知名DJ的Jesse提到:「Techno和其它音樂相比,最大的特色是它全部由電子設備、機械產生,沒有電就沒有電子樂,還有什麼比它更適合潮電呢?」 結合貳房苑LivinGreen在餐飲企劃與空間再造的設計思維,將台電空間、循環設計結合餐飲創意與電子音樂活動,邀請當代電子音樂新秀Andy Chiu、YuY、DJ Nose與Jesse Chen於活動期間現場演出,讓「台電生活」成為「台電體驗」。 雙好2byWu&Chen:「孔蓋之下是台電的世界,我們也希望孔蓋杯墊的生活使用外,在期間限定店的空間還有電子音樂與台灣近年深受矚目的DJ現場演出,『讓生活到體驗』的感官不設限,每個人都帶電。」 展出期間推出兩款限定甜點—潮電燒與多款飲品,潮電燒烙印人孔蓋十字圖紋。 台電文創繼上個月發表日月潭底泥人孔蓋杯墊系列作品後,緊接著延續同一計劃主題,開設「潮電 POP-UP Store」主題快閃店。參觀者將沉浸在充滿台電元素的環境中,搭配全新系列作品享用特製午茶點心,伴隨著活力十足的電子音樂體驗更具潮流感的台電文化。更多內容請見>>台電文創 潮電 POP-UP 期間限定店 地點」貳房苑 LivinGreen(臺北市大安區潮州街 76 號) 開放時間」2022 年 6 月 23 日至 8 月 28 日 12:00~18:00(每週一、二公休) 資料及圖片提供」台電文創 編輯」歐陽青昀
Interior 345
台電文創團隊持續實踐環境永續理念,以辨識度極高的「台電人孔蓋圖紋」與精緻作工,創造出獨特的人孔蓋杯墊,自2018年亮相後,便成為搶手熱門商品。作為台電文創標誌性的作品,團隊致力於尋找新的元素融入其中,已推出多款人孔蓋杯墊,日前推出的最新版本同樣運用電力副產品,以日月潭底泥為主,挑戰過去不曾嘗試的全新材料。 人孔蓋底泥杯墊。經過多次試驗,成功賦予底泥材料新生。 克服困難,賦予底泥新風貌 2022年最新的人孔蓋杯墊,是台電文創與雙好2byWu&Chen聯名設計,大膽嘗試以日月潭清淤底泥為主要材料製造,由於日月潭底泥中摻有水域雜質的生料,處理不易,再加上性質黏稠且難以單獨使用,遂需借助煤灰杯墊的製作經驗,以泥料清燒將材料輕質化,再混入陶土中燒製,運用的比例為50%;經過臺華窯多次實驗,才以精熟的陶瓷製作技術成功復刻,再現人氣商品人孔杯蓋墊,並且將厚度減少到僅有約5mm。 日月潭底泥在台電文創和設計團隊的合作之下,以全新姿態出現在大眾面前。 全新材料、全新感受 有鑑於底泥材料特性與一般陶土不同,無法直接套用過往經驗值,因此在開發過程中,團隊總共進行超過上百次的實驗,才找出適合底泥材料的製作方法。新版日月潭底泥人孔蓋杯墊呈現出不同以往的色澤,高溫窯燒過的底泥土帶有粉橘色調,和常見的紅棕色陶土迥然不同,也有別於較早版本的人孔蓋杯墊,給予大眾耳目一新的感受。 日月潭底泥在台電文創和設計團隊的合作之下,以全新姿態出現在大眾面前。 底泥燒製後的呈色,讓設計團隊有了新的靈感,為台電文創打造出嶄新風格。雙好設計以台電工程制服的灰藍與人孔蓋杯墊經高溫窯燒後的粉橘,作為包裝主色,為杯墊換上新裝;除了吸睛的粉嫩色系,全新設計的帶電小icon在各處出現,勾勒出在你我日常中,細微卻不可缺少的帶電元素。 包裝上的帶電小icon則勾勒出你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電力元素。 極簡「潮電藍」包裝設計 在設計前期時,雙好設計走訪了日月潭、大觀電廠與許多台電材料倉庫,發覺每一種材料都在台電員工精準俐落的分類中,以顏色、外觀、使用方式作為分項,這也成為極簡『潮電藍』包裝設計的關鍵靈感,藉此向一線工程人員致敬。為了呼應台電文創循環永續的品牌精神,團隊研製了專屬一體式包裝結構,將一片紙材以精巧手法折疊後,便能替內容物帶來緩衝效果,降低外包裝不必要的裁切和浪費。 雙好設計以台電工程制服的灰藍與人孔蓋杯墊經高溫窯燒後的粉橘作為包裝主色。 為了營造更完整的使用體驗,人孔蓋杯墊也搭配由在地廠商春池所開發的W Loop玻璃杯,推出《孔蓋之下有電世界TPC Power On》杯墊與玻璃杯套裝禮盒,玻璃杯圖樣同樣以台電人孔蓋獨有十字圖紋發想,裝盛飲料後的漸變圖樣為夏日帶來清涼感受。 杯墊亦可搭配春池所開發的W Loop玻璃杯,以獨有十字圖紋和閃電造型進行發想。 不停歇的永續循環之路 台電文創近年積極與在地品牌合作,投入以退役電力材料的循環再製計畫,企劃開發多款設計產品。陸續與META DESIGN合作「退役木橫擔計畫」,將電桿廢棄木料化為閱讀燈具;和擅長金屬設計的生活品牌NAKNAK聯手展開「退役變電箱再製計畫」,如今推出底泥製品,再度為循環永續開拓出新的可能!相關商品皆可於台電文創官方網站購入。 資料及圖片提供」台電文創、雙好2byWu&Chen 編輯」陳映蓁
Interior 345
每到夏日,英國倫敦的肯辛頓花園總是熱鬧非凡,因備受建築藝術界關注的年度盛事「蛇形藝廊夏季展館」即將展開。位於肯辛頓花園蛇形湖畔的蛇形藝廊(Serpentine Pavilion),自2000年的夏季開始,便會邀請享譽國際卻還未在英國有建築創作作品的設計團隊,在藝廊前打造一座為期三個月的臨時建築展館。2022年邀請到芝加哥藝術家西阿斯特·蓋茨(Theaster Gates)作為此計劃的第21位設計師,更是開展以來首次由非建築背景的藝術家操刀設計。 Serpentine Pavilion 2022 designed by Theaster Gates © Theaster Gates Studio. Photo: Iwan Baan. Courtesy: Serpentine. 西阿斯特·蓋茨是美國知名的社會實踐裝置藝術家、芝加哥大學視覺藝術系的教授,也是2021年弗雷德里克·基斯勒建築與藝術獎的獲獎者的第20位獲獎者。他的創作涉及空間理論、土地開發、雕塑和表演等;他利用自身對於城市規劃和保護的教育背景,重拾被大眾遺忘的空間。2010年,西阿斯特·蓋茨更創建了重建基金會(Rebuild Foundation),一個致力於藝術、文化發展和社區轉型的非營利平台,透過免費的藝術活動和芝加哥南區的創新文化設施來支持藝術家並推動社區間的連結。 Theaster Gates. © Rankin Photography. 西阿斯特·蓋茨表示,此次的設計是從多位藝術家早期實踐的建築作品中汲取靈感,建築結構以英國倫敦特倫特河畔斯托克(Stoke-on-Trent)的燒陶瓶窯、美國西部的蜂巢窯、聖彼得和羅馬的tempiettos小教堂以及非洲傳統建築的喀麥隆泥屋和烏干達坎帕拉的卡蘇比王陵等具有紀念意義的空間為參考;他將透過展館設計,向英國的傳統工藝和製造技術致敬。 Serpentine Pavilion 2022 designed by Theaster Gates © Theaster Gates Studio. Photo: Iwan Baan. Courtesy: Serpentine. 為了符合Serpentine Pavilion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最大限度地減少碳足跡和對環境的影響,展館由重量輕且可拆卸的木材建造而成,整體的圓形造型呼應了匈牙利圓形教堂的神聖形式,以及非洲僑民的環形呼喊、巫術圈和羅德卡波耶拉等精神信仰儀式;建築中央的洞口提供了單一光源,將透過光的反射和交流,創造出一個類似聖所的環境。 Serpentine Pavilion 2022 designed by Theaster Gates © Theaster Gates Studio. Photo: Iwan Baan. Courtesy: Serpentine. 西阿斯特·蓋茨將此展館命名為「黑色教堂 Black Chapel」,他表示,這個名字反映了他藝術實踐中無法被看見的部分;它展現出神聖的音樂和藝術在他的實踐中所引起的作用。他希望黑色教堂能成為人們沉思和聚會的場所,他將聲音和音樂的力量視為一種治愈機制和情感力量,讓人們得以進入一個深度反思、參與的空間,並得到寧靜與釋放。 Serpentine Pavilion 2022 designed by Theaster Gates © Theaster Gates Studio. Photo: Iwan Baan. Courtesy: Serpentine. 西阿斯特·蓋茨表示,因被懸掛藝術家馬克·羅斯科 (Mark Rothko) 14幅黑色畫作的休斯敦羅斯科禮拜堂(Rothko Chapel)的超凡環境所吸引,特別為黑色教堂 Black Chapel創作了一系列新的焦油作品。而這些作品是他對身為屋頂工的父親所獻上的敬意,西阿斯特·蓋茨提及:「隨著父親近期離世,這座亭子就像一座紀念碑,不僅是為了紀念他與我分享的遺產,也是為了紀念他的職業成為我的職業的一種方式。」將7塊焦油畫板懸掛在亭子的內部,創造出一個能反映藝術家情感的空間。而一座從聖勞倫斯(St. Laurence)打撈出來的工作銅鐘矗立在展館入口旁邊;這座歷史悠久的鐘聲強調消除城市社區中的聚會和精神交流空間,將在整個夏季活動中作為集會活動和沉思的號召標誌。 Serpentine Pavilion 2022 designed by Theaster Gates © Theaster Gates Studio. Photo: Iwan Baan. Courtesy: Serpentine. 展館將自2022年6月10日開放至10月16日,隨著展亭的開幕,也將開啟一連串的節目與表演活動,從講壇、實驗性音樂表演、工作坊到日本茶道,透過跨領域的藝術合作,帶給大眾不一樣的夏季饗宴。 撰文」歐陽青昀 資料及圖片提供」Serpentine Pavilion 圖片版權」Theaster Gates Studio 攝影」Iwan Ba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