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
「讓每一步,都是你寫下的故事。」 展場本身作為長廊的特性,帶來不受拘束的觀展體驗,延展黑與白的對話,將兩個藝術團隊截然不同的創作融入空間條件,在此地,現實與虛構相互交錯,鼓勵觀者打開每一個感官自行探索,書寫屬於自己的旅程。 更多內容請見」https://interiorac.pse.is/7e7k35
「當空間被切割、折射、顛倒,一個鏡像的世界就此展開。」 與臺北美術館的「白」相對,黑色走道的存在宛如獨立於市的異空間,一個個節點的設計,將觀眾的感官引至通往不同世界的想像,虛擬和真實的窗口並列,建構一首影像敘事的詩。 更多內容請見」https://interiorac.pse.is/7e7k35
「在色彩與光影交錯中,讓乒乓球輕盈地撞出一場屬於你的想像旅程。」 穿過連接現在和過往的時光迴廊,藝術家透過致敬現代主義大師的色塊拼貼,結合乒乓球體跳躍的動態定格,為觀眾打造輕盈、沒有壓力的白空間,感受光影靜謐的流動。 更多內容請見>>https://interiorac.pse.is/7e7k35
「設計不只是設計,生活不只是生活,它還有很多想像空間。」 創作者要去想像、去做夢,從事設計四十多年,我依然保有年輕的心境,會跳脫設計框架去觀察思考,避免陷入象牙塔式的思維裡,用生活心得創作空間,它的可能性就會無可限量。 更多內容請見>>https://interiorac.pse.is/79mkyk
展望35歲,期許自己穩紮穩打、站穩腳步,並積累設計能量,做出國際化視野與質量的作品。 更多內容請見>>https://interiorac.pse.is/79nvv2
35歲的我處於摸索期,對自己的定位尚未明晰,生活節奏急促,因為家人的支持,我才能全心地投入事業。 更多內容請見>>https://interiorac.pse.is/79nyjh
35歲時從事設計工作大概已經有了十年,事業和孩子都正值成長期,忙碌且快樂,許多有趣的創意就是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浮現的。 更多內容請見>>https://interiorac.pse.is/79p3rt
35歲的我生活充實得好似在燃燒生命,如今回憶起來,都是人生中美好的過程和印記 更多內容請見>>https://interiorac.pse.is/7amy95
35歲是我的職涯初期,透過多重的試煉和經驗累積,逐漸找到合適的設計脈絡。同時,也因為孩子的出生,我必須拿捏好理想和務實之間的平衡。 更多內容請見>>https://interiorac.pse.is/7apjpl
35歲的我內心充滿自由,透過四處旅行來吸收養分,雖然不夠圓熟,但有更多的可能性。 更多內容請見>>https://interiorac.pse.is/7appzs